第148章 讓薛瑞上前答話(第1/3頁)
章節報錯
“關我什麼事啊?”
薛瑞感覺冤枉,不由叫屈道。
興安邊走邊道:“昨個皇爺聽說宣武門大勝,龍顏大悅,激動了大半天,今兒一早,陛下就讓人取來盔甲,說是要親自來城上給將士們助威,我們實在攔不住,就指望那些外朝的大臣勸說。
奈何,陛下決心已定,說是連你這半大少年都敢上陣報效朝廷,作為天子豈能不如一毛頭小子,這話直說的百官們啞口無言,如今陛下親臨戰陣,官員們也跟在後頭,想必很快就要到了。”
薛瑞不由愕然,朱祁鈺想來就來唄,幹嘛要扯到自己身上,要是待會官員們遷怒自己,那該如何是好?
到德勝門城頭,朱祁鈺俯瞰城外軍營。
護城河對岸軍營駐紮頗有章法,看著雜而不亂,外鬆內緊,佈置的人一看就是頗懂戰陣之術的沙場老將。
看到這連營數里的浩大場面,朱祁鈺不由點頭,問于謙道:“於愛卿,這支城外駐軍是誰的部下?”
“回陛下的話,是總兵石亨所屬的京營精銳。”于謙躬身答道。
“不錯,石亨還算有些章法,希望他不負朕的期望。”
朱祁鈺不由點頭道。
“石將軍是難得的將才,他這五萬精銳是對付瓦剌的主力,而且還要應對白羊口和居庸關可能發生的意外,甚至其他城門危急,也需要他前去救援,我軍能不能取勝,恐怕就要看他了。”于謙主動介紹道。
“石亨任重而道遠啊。”
朱祁鈺感慨了一句。
打聽清楚各城門的情況,他轉頭問道:“於愛卿,昨日瓦剌大敗一場,今日必定舉兵來犯,愛卿可有應對之策?”
“陛下,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要判斷出也先的戰略意圖,他會選擇攻打哪個城門,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朱祁鈺信步走到城頭鋪著輿圖的條桌旁,問于謙:“如今瓦剌主力駐紮在何處?”
“瓦剌大軍尚在良鄉,不過對方戰馬很多,行動迅速,不用半個時辰,全軍便能直抵京城。”
于謙在輿圖上虛劃了一條路線。
“如此看來,也先最有可能進攻的就是南邊這三個城門了?”朱祁鈺若有所思道。
“確實有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也先進攻阜成門或西直門、德勝門的可能,尤其是德勝門,城門外地形極為開闊,適合騎兵作戰,也先選擇這裡進攻也有可能。”于謙面色凝重道。
兩人商議軍務的時候,吏部尚書王直和一眾大臣陸續趕到。
薛瑞不動聲色朝旁邊讓了讓,努力讓自己顯得沒有存在感,並偷偷打量王直的長相。
王直他還是第一次見,看著老態龍鍾,十分瘦弱,還略有些駝背,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他被兩個中年官員攙著,行動有些吃力。
吏部尚書乃是百官之首,在土木堡之變後,按理說王直應該撐起大局,可惜他如今已有七十歲,身體孱弱,精力不濟,這才主動退居二線,將京師防務的重任交到于謙手中。
朱祁鈺見大臣們都到了,便大略讓于謙介紹了一下如今局勢,讓眾人說說看法。
今日上城頭的大臣,最低也是三品大員,見識自然不少,聽皇帝訪問,各抒己見,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見。
于謙逐條記下後,突然想起來先前薛瑞說到一半的話,抬頭在人群中尋找他的身影。
待見薛瑞縮在無人的角落,于謙低聲對朱祁鈺道:
“陛下,先前商議軍務時,薛瑞似乎有些獨到見解,可否命他前來講明?”
“哦,薛瑞也在?”
朱祁鈺順著于謙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先前他來時,為了裝逼縱馬直奔城頭,險些出了意外,著實有些驚魂未定,是以並沒有發現人群中的薛瑞,此時被提醒,他立馬就認出了這個有一面之緣的少年。
“去,將薛瑞叫過來,朕有話問他。”朱祁鈺吩咐一聲,就有個小太監領命而去。
今日城頭彙集了大明朝學識最頂尖的一幫人,腦子裡不知道有多少主意,薛瑞自認輪不到他去插嘴,所以皇帝和大臣們議事時,他很自覺的沒有往前湊。
正當努力消弭存在感時,前面那群官員突然回頭朝他看來,不等他反應過來,就見一個小太監徑直走到他面前。
“薛公子,陛下有令,命你前去回話,請隨咱家過去吧。”
小太監上下打量了薛瑞一眼,做了個請的姿勢。
“陛下叫我?”
薛瑞心裡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