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所在的一號船是一艘兩千料的大船,換算成排水量,應該在300頓到400頓之間,隨行的還有一艘五百料的哨船,算是個小船隊了。

哨船擔任護航任務,頭目叫李|志,他還有個弟弟李堅,李堅是哨船的掌班舵手。

哨船上裝備有兩抬碗口銃,還有其他一些火銃,據說,他們極少使用這些火器。

此行,郭東還要和李秀珠一道,登上鳥島,取海上飛的藏銀,所以,郭東不能不做些防範,特意給了李|志兩把長槍,以防萬一。

當日午後,船隊便到了龍口,李秀珠在龍口等著,她也要搭乘郭東的一號船,一號船吃水太深,並不能直接靠岸。

按約定,李秀珠需要自己乘小船過來,一號船會放下一個吊籃,把她吊上來。

這個過程相當耗時,這樣爬上爬下,李秀珠一個婦人也很不適應,她膽兒又小,吊籃被拽上來,人卻不敢從吊籃走出來,無奈之下,郭東只好動手,把她抱下來。

李秀珠上了船,擺出個嚴肅臉,郭東剛一放手,便被她狠狠地推了一把。

郭東好心當成驢肝肺,頓時無語望蒼天,其他一眾人知道海上的情況特殊,李秀珠不過是個大媽,郭東做的,也沒什麼不對,韓贊周似乎還誇了郭東一句。

船隊再次起航時,大片的烏雲,從北邊吹過來,很快遮住了太陽,風勢也變大了,看似要變天。

船隊是南下,剛好順風,第三天的上午,船隊便已到達崇明海域。

這期間,李秀珠倒也安生,一直呆在船艙裡,郭東幾乎沒見到她的人影,也讓他暗自鬆了一口氣。

指揮艙裡,臨窗的位置是一張長長的木臺,兩頭嵌入兩邊的艙壁,算是操作檯,臺上放著一隻單筒遠望鏡、牽星板、航海羅盤(指南針)、沙漏,還有一張簡略的海圖。

這會兒,郭東就站在指揮艙窗臺後面,韓贊周也在,沈九在舵房裡跟著王長生學開船,舵房在後面,和指揮艙相通。

郭東拿起單筒遠望鏡,朝遠處看,天上灰濛濛的,已經看不到整塊的雲了,海和天空沒了界限,風勢反而小了。

這時候,似乎聽到有人在下面喊叫,探頭往下看,郭東見船頭瞭望臺上的旗官正打著旗語,郭東看不懂旗語,便喊王長生過來。

王長生立刻趕到窗臺,看了一陣,說道:“李|志稟報,有外國船在船隊後面尾隨。”

“外國船隻?”郭東失聲道。

韓贊周頓時有些緊張,問道:“哪國的?”

王長生看著兩人一眼,笑道:“姑爺,韓爺,我們船隊現在崇明附近的海域,這裡是江口,遇到外國船隻是常有的事,可能只是虛驚一場。”

此言一出,韓贊周便向郭東遞去一個責怪的眼神,嫌郭東大驚小怪,不過郭東注意到一個細節,又道:“可李|志說,那外國船在尾隨,這很常見?”

“那倒不常見..”

王長生愣了一下,又道:“艉樓頂上也有望臺,姑爺可以... ”

未及王長生說完,郭東便抄起遠望鏡,徑直來到指揮艙外,往右拐,有個木梯可通樓頂望臺,木梯很窄,只能容下一人透過,對面再來個人,就只能側身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