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一早,郭東便要和沈燕青返回沈家堡,方立春、盧寅時、孫長弓,還有付先生聚在鄭家老宅門口送行。
方立春和盧寅時難掩興奮,因為郭東告知,待他南下回來,槍騎隊要擴編至一百人,由隊升級為營,讓他們早做準備,特別叮囑,兵員只要二十上下的,超過二十五歲,不要。
官軍是三哨為一營,千人為一哨,一營有三哨,營官是很大的官兒了,難怪他們那麼興奮。
但方立春和盧寅時顯然會措意了,郭東想要的營,卻不是官軍營兵的那種營,一個營,五百最多了。
把架子先紮起來,以後再慢慢擴編,不過,郭東並沒有說破,就算畫個大餅,能讓別人高興,也不是什麼大錯。
郭東在養馬場圈了個跑道,兩頭是半圓,中間是直道,類似於後世田徑場上的跑道,約二里的周長,他要求所有兵士、每早在跑道上跑圈兒,最初是一圈兒,最終達到五圈兒,跑完才能吃早飯。
還有俯臥撐,郭東也做了演示,這兩種體能專案,簡單適用,並不需要什麼器材,當然跑圈兒還是很費鞋的,不過,過了冬天,兵士完全可以赤著腳在草地上跑,有不擔心有玻璃碴子,這時代,還沒有玻璃呢。
服裝,就用郭東爬山的那種太極服,時機成熟時,每個兵事配發一條皮腰帶,系在腰上,看著就像那麼回事了。
這回擴編,要提不少什長,選拔的標準也是簡單粗暴,誰跑得快,俯臥撐做得多,誰就當什長。反正什長是最基層的小官兒,什麼戰術戰略,跟他們關係不大,上了戰場,只管服從命令,敢打敢衝即可。倘若真是個苗子,以後給機會往上升就是了。
但槍騎隊必須得快,吃飯要快、穿衣要快、打槍要快、行軍要快、修工事要快、進攻要快,甚至逃跑也要快,跑都跑不過別人,再講什麼戰術戰法,那就是個笑話。
孫長弓大概因為兒子做了什長,沒好意思進槍騎隊,不過,郭東對他另外做了安排,讓他招募些青壯,把梅鎮的治安管起來。
付先生受沈繼之委派,接管了梅鎮,有事和梅天佐商量著辦,算是梅鎮的一號人物,如此,梅鎮按照沈家堡模式,也有了基本的管制架構。
一應安排就緒,郭東和沈燕青便翻身上馬,準備經密道,返回沈家堡。
到了碼頭,沈燕青回家,郭東則徑直去了得月樓,得月樓的祖掌櫃安排了個雅間,在雅間裡,郭東見到了韓贊周。
韓贊周白面無鬚,郭東一眼就能認出,兩人見了禮,寒暄幾句,郭東看向他身後立著的年輕人,問道:“這位是?”
那人立刻閃身而出,抱拳道:“在下馮儀,在錦衣衛供職。”
“馮兄,幸會。”郭東拱手道。
錦衣衛可是有明一代神奇的存在,印象中,在後世的影視劇裡,只要是明代的,就會有錦衣衛,郭東也好奇,不由多看馮儀幾眼。
錦衣衛都是錦衣鵝帽,腰掛繡春刀,要麼英武不凡,要麼滿臉煞氣,可這位卻一身便裝,腰間也沒掛繡春刀,嘴上留著小鬍子,看上去,年歲不大,長得倒敦實,面相稍顯陰鬱,其貌不揚,跟郭東心中的錦衣衛的形象,反差有點兒大。
馮儀的眼睛有些躲閃,似乎不喜歡郭東這麼瞧著他,又道:“在下乃是韓爺的貼身護衛。”
“哦..”
郭東輕哦一聲,見他閃身又立在韓贊周身後,本想邀他入座飲茶,多說幾句,也只好作罷。
兩人坐定,有人奉了茶,韓贊周便說起,他在得月樓看到售賣火柴現場的奇觀,那火柴賣得賊貴,連聲誇讚、郭東造出來的火柴乃是神奇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