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三個湊不到一起的漢奸(第2/3頁)
章節報錯
帳內坐了三人,都圍坐在桌邊,桌上支了一個鍋子,正熱氣騰騰地煮著酸菜湯鍋,湯鍋周圍擺了幾小碟涮菜,尤為矚目的就是一條片好的海魚,魚肉嫩得發粉。
范文程雙膝下跪,朝正中一人磕了一個結結實實的頭,“奴才范文程給主子請安,給撫順額駙、施吾理額駙請安。”
“撫順額駙”自是指李永芳,而“施吾理額駙”則是佟養性,佟養性娶的是努爾哈赤第三子阿拜之女,從輩分上來說同李永芳一樣,都是努爾哈赤的孫女婿。
嶽託吃著鍋子,吃得鼻尖都沁出了汗,一見范文程磕頭,忙招呼道,“憲鬥啊,來啦,快起來罷,還沒吃飯罷?要不坐下一塊吃?”
范文程站了起來,聞言便作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謝主子體恤,奴才不敢與主子同桌而食。”
李永芳皺皺眉,看也不看范文程一眼,照樣低下頭稀里呼嚕地吸麵條。
這種麵條是用穀子、糜子、小麥、高粱、玉米、大豆等穀物磨成粉並提前炒熟,放鍋裡用水一煮就能立刻撈到碗裡來吃的。
它是努爾哈赤特意發明的一種專供行軍途中食用的速食麵,倘或擱在現代,甚至可以被稱作是“泡麵”。
這種“後金泡麵”的滋味實際並不佳,努爾哈赤發明它的初衷也不是為了有利於行軍。
而是因為遼東連年饑荒加上後金盲目圈地屠殺,主糧產量一落千丈,米價連年高漲,女真人都只能用雜糧充飢。
努爾哈赤這時發明它,主要是用來騙騙大家的眼睛。
因為他知道肚子是不好騙的,要騙也只能騙眼睛,讓大家感覺吃雜糧也並不比吃大米白麵來得壞。
於是李永芳現在就在表示自己正在心甘情願地受騙。
人有的時候必得騙騙自己,不騙自己,那心裡就過不去。
譬如此時此刻,李永芳知道範文程不願坐下吃飯,實際上不是為了諂媚嶽託。
而是范文程不願意同他們兩位漢人額駙一塊吃飯。
因為他和佟養性之所以能成為後金目前為止僅有的漢人額駙,是因為他們在萬曆四十六年將撫順獻給了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當年是開出過條件的,只要他李永芳能獻城出降,後金則力保撫順城中百姓安寧。
後來努爾哈赤果然說到做到,在進入撫順城中之後,立刻下令讓士卒不要殺害城中百姓,而是將城中百姓編為千戶,遷到赫圖阿拉。
范文程就是當年“城中百姓”的一份子,於是接著就有了如今的“奴才范文程”,就有了如今的圈地、屠殺、饑荒。
范文程現在要向嶽託口稱奴才、磕頭請安的結果,有一大半是他李永芳和佟養性造成的。
另外一小半責任可以歸因為范文程不“守節”,沒有像袁應泰一樣城破就自殺。
但是他李永芳也沒為大明當了貞潔烈夫,所以他是沒有資格指責范文程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范文程堅持不上桌,是為他李永芳和佟養性好。
假設范文程跟他們一塊坐、一塊吃了,那李永芳就看起來更蠢了。
人家老范家祖祖輩輩吃的都是大米白麵,從宋朝開始端的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架子。
你李永芳倒好,一念之差就把人家從祖父那一輩就積攢下來的產業都送給韃子圈地去了。
你說你李永芳要以此從韃子那兒得了什麼大好處那也就算了。
結果你繞了一大圈,就坐在這裡吃韃子醃了一個夏天加一個秋天的酸菜和用來騙眼睛的速食雜糧面。
這駙馬當得還不如他范文程從前當大明秀才的時候滋潤,他老範從前當瀋陽縣學生員的時候,每月還有六鬥廩米的供給呢,哪朝哪代能有這樣寒酸的駙馬?
而要是范文程不上桌,那李永芳和佟養性起碼還有個“能和鑲紅旗旗主同桌而食”的體面。
起碼看起來還不像是被騙得那麼慘,被騙得就為了那麼點酸菜和雜糧面,跟自己的漢人同胞就此結下了血海深仇。
佟養性自然與李永芳感同身受。
只是李永芳搶先一步,一撈麵條,把嘴給佔住了,佟養性就不得不出來打圓場,“憲鬥要坐下了,我就不敢坐了,不然三個漢人湊一道,那不就成了拉幫結派?”
嶽託笑了一笑,也沒再堅持要范文程來一塊吃鍋子,只是開玩笑道,“三個人那怎麼能算拉幫結派呢?咱們女真人現在還必須十個人一道結伴才敢走在大街上呢。”
女真人必須十人結伴才能出行是努爾哈赤的規定之一,這條規定出臺的背景,便是後金有一段時間,落單的女真人總會無緣無故的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