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毛文龍其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代人袁崇煥對毛文龍還是抱有一定希望的,畢竟毛文龍在清修《明史》裡也是能附傳在袁崇煥後面的男人。
他想如果毛文龍能來支援寧遠的話,他一定會毫無芥蒂地上疏為他表功。
就算是毛文龍跟歷史上的趙率教一樣,只派遣手下幾個親信來救援,袁崇煥也能借此跟他交好。
只要毛文龍肯來,那就是改變歷史的第一步,如果歷史上有一個袁崇煥跟毛文龍交朋友的契機,那肯定就是寧遠之戰。
卻沒想到祖大壽那麼斬釘截鐵地說毛文龍不可能來援。
滿桂插嘴問道,“哪個毛文龍?”
何可綱道,“還有哪個毛文龍?肯定是東江鎮那個毛文龍唄。”
滿桂道,“這人我不熟,只在邸報和塘報上見過他名字。”
祖大壽道,“對,你應該沒見過他本人,那毛文龍在王化貞帳下的時候,你應該還在駐守喜峰口,後來到天啟二年孫督師出鎮山海關,將你提拔到關寧錦的時候,那毛文龍已經跑到海上去了。”
滿桂淡淡地道,“哦,怪不得呢,那他肯定不會來援寧遠。”
袁崇煥後知後覺的,這才隱隱發現孫承宗幕下的這批文臣武將對毛文龍似乎都沒什麼好感,“這是為什麼呀?”
滿桂道,“倘或那毛文龍真心想來援解寧遠之圍,那奴酋一從瀋陽發兵,他就該趕來了,那努爾哈赤一下子出動那麼多人,就算沒有寧完我宣稱的二十萬兵,加上後勤,十幾萬總有罷?”
“那麼大的動靜,只要他毛文龍不聾不瞎不痴,他在遼南敵後能不知道嗎?他既然知道了,就故意在那兒裝腔作勢,顧左右而言他,那就是壓根沒想幫咱們唄。”
袁崇煥道,“興許是他知道了,但是他沒料到寧遠城面對的情形會如此嚴峻。”
何可綱道,“沒這可能,他早知道了,他就是不想來,如果他不想來,袁臬臺,你三催四請地也沒用,他來了也是出人不出力,還白白分走咱們的戰功。”
袁崇煥道,“姑且一試呢,說不定有可能。”
祖大壽道,“‘姑且’了也沒用,他連陛下的話都不聽,能聽你的嗎?你對那毛文龍壓根沒有指揮權,人家尚方寶劍在手,你殺個人,還要向孫督師叩頭請罪,那毛文龍殺個人,連上疏請示都不用,你說他能任你指揮嗎?”
袁崇煥一聽到“尚方寶劍”四個字就頭皮發麻,他想“先斬後奏”這個梗大概是過不去了,“自從萬曆二十年的哱拜之亂後,出征督撫接受尚方寶劍已經是朝廷慣例了罷。”
“這還是神宗皇帝定下的成例呢,又不是就他毛文龍一個人有尚方寶劍,再說了……那毛文龍究竟哪裡不聽陛下的話了?”
祖大壽道,“元素,你前兩天剛看的塘報,到今日不會就忘了罷?奴酋一出兵,這哨探前鋒各營就探聽到了動靜,奴酋先鋒過河的時候,陛下就飛騎傳書,要求那毛文龍襲後搗巢。”
“然後那毛文龍幹了什麼呢?他趁此機會要求陛下寬釋王化貞,結果被陛下下旨罵了一通,說他為失陷封疆之人求宥,是藐視朝廷法紀。”
“就這事兒,也別說什麼是閹黨搗亂了,王化貞都轉投閹黨了,那肯定就是陛下自己想罵他,毛文龍都被罵‘藐視朝廷’了,還是不出兵,那就說明他是真不想來援。”
袁崇煥道,“那這一碼歸一碼,王化貞就算有天大的錯,畢竟也是提拔過他,他當然要念舊情。”
何可綱道,“那求情也要看怎麼求的啊,那毛文龍援引哥舒翰故事,說他願將歷受官階一一歸還朝廷,以贖王化貞之死,這說白了,不就是在用東江軍要挾陛下嗎?像此等輕狂之人,要指望他來救援,還不如指望高第呢。”
滿桂道,“而且這人也沒文化啊,我一個沒考過功名的人都知道,那哥舒翰在安史之亂時是因唐玄宗屢次催促,才不得不率軍出潼關迎戰,結果兵敗被俘,致使唐玄宗西逃。”
“他引用哥舒翰的事例,不知道是在為王化貞鳴冤呢,還是在諷刺陛下昏庸如唐玄宗?那陛下因此將他訓斥一頓,不是他自找不痛快嗎?”
祖大壽道,“他本來就沒什麼文化,按照他那個家庭,他要能讀得進書,早成張四維了,根本不會來遼東從軍。”
何可綱道,“對,真計較起來,這毛文龍是真不如袁臬臺,袁臬臺是有了功名之後主動請纓,那毛文龍是靠家裡的關係才能在遼東任武職的。”
袁崇煥心念一動,道,“祖中軍同何守備是遼人,從前應該跟毛文龍有些交情罷?”
祖大壽道,“有是有那麼點兒,但就王化貞那事兒,我就對他喜歡不起來。”
袁崇煥道,“有交情就是有交情,沒交情就是沒交情,什麼叫‘有那麼點兒’?再者,這大敵當前,還論什麼喜歡不喜歡的,我不喜歡的人多了,但這不喜歡的人不代表不能為咱們所用啊。”
何可綱道,“我覺得毛文龍此人,有名無實,不堪重用,袁臬臺還是不要對他抱太大希望。”
袁崇煥心想,我倒不是指望毛文龍能幫我平遼,我只求他能跟我交個朋友,別像歷史上一樣讓我對他百般不放心,不得不除之而後快。
祖大壽道,“沒錯,此人沒什麼真才實學,向來胡吹亂嗙,有事沒事就往自己臉上貼金,他原來都不叫‘毛文龍’這個名字,是後來他自己改的。”
滿桂問道,“那他原來叫什麼啊?”
祖大壽道,“他原來叫毛伯龍,伯仲叔季那個‘伯’,他在家是長子麼,所以他爹原來給他長幼順序起名叫‘伯龍’,他嫌棄這個名字太土了,不好聽,就自己改名叫‘文龍’了。”
“說實話,現在人自己給自己改個名字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那魏閹也是從‘李進忠’改名為‘魏忠賢’的,但是這毛文龍改名的理由跟一般人不大一樣,他說‘文龍’這個名字,是他祁夢忠肅廟的時候,於少保親自給他起的。”
“他還吹噓說於少保在夢中給他送了一副對聯,‘欲效淮陰,老了一半;好個田橫,無人作伴’,當時他還什麼功都沒立呢,竟然就自比韓信、田橫,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何可綱與滿桂聽了,不約而同地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