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美國總統胡佛簽署《重建金融法,旨在利用國庫資金派發市場的模式,以貸款的方式刺激社會大動脈行業的復興……”

“在當天的簽字儀式中,面對無數媒體和記者的採訪,總統表示《重建金融法將會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透過加強信貸的方式彌補市場現金流短缺的問題。胡佛本人對於重建金融公司非常看好,認為能夠極大程度上減少農工業通貨緊縮的問題,並且幫助更多公司重獲新生,並且為更多人提供就業機會……”

“然而,對於胡佛一系列的救市舉動,市場普遍表示並不樂觀,認為這只是胡佛在總統執政末期的一次垂死掙扎,紐約州州長羅斯福公開批評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的復興金融公司及相關救市計劃……”

正世界,通往洛杉磯的火車上。

柯林正專心致志的看著報紙上的報道。

“如尊夫人有喜,要來羅尹斯城分娩,請備足款項交費,才能接生。

——特此通告。”

翻動手中的報紙,目光從一則當地的廣告上掃過,柯林收回自己的視線,扭頭打量了一眼火車外的景色。

窗外荒涼的場景亦如這個大蕭條的時代。

這個時期,美國航空業遠不如後世那般普遍,尤其是大蕭條的發生,更是極大的放緩了航空業發展的步伐,軍事和民用航空業因為低迷的需求,舉步維艱。

因此,火車成為了這個時期出行的首選。

尤其是在長途旅行過程中,沒有汽車的民眾往往會選擇火車,作為自己前往大城市尋求機會的唯一希望。

同時,為了能夠在大蕭條中存活下來,鐵路公司也在費盡心思的研發新型的運輸方式。

例如柯林所坐的這列蒸汽機車,就採用了最新的雙節式內燃車組,能夠大大的減緩列車對於燃料和水的需求。

耳邊,列車行駛中的哐當哐當聲不絕於耳。

收起手中的報紙,柯林挺直了腰背將自己在座位上的雙腳伸直,打量了一眼車廂內的情況。

整列火車上,乘坐的客人並不算多,基本上每個座位上只有一兩個在座。

這並不代表火車不受歡迎,相反的順著列車的方向往外看去,在超級透視】的能力作用之下,他能夠依稀看到在後車廂外密密麻麻掛著的‘乘客’。

和車廂內三三兩兩的乘客相比較,這些才是列車最主要的乘客。

當然,對於這些不請自來,意圖免費蹭火車的‘乘客’,鐵路公司也同樣不會手軟。事實上,在前一個芝加哥週轉站的時候,鐵路公司就已經安排警衛員對他們進行了驅趕,只是等到火車啟動的時候,這些被驅趕的‘乘客’以及在週轉站伺機而動的流浪者,又紛紛掛了上來。

同呼嘯的火車一起,朝著此行的終點站洛杉磯奔騰而去。

他們要在那裡闖一闖,不管是生還是死。

……

洛杉磯,中央車站。

“先生,您需要擦皮鞋嗎?”

拎著行李箱從火車上走下來,拒絕了擦皮鞋男孩的生意招攬。

柯林順著車站的候車大廳走到了街道之上。

大蕭條時期的洛杉磯,似乎和紐約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