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供不應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尼泰尼柯勒(Tecor)公司發明了一種彩色電影拍攝技術,透過三色印刷技術將黑白電影轉化為彩色,華特迪士尼正在考慮將其運用到動畫製作之上,拍攝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
繼續往下翻閱報紙,關於華特迪士尼的新聞出現在了柯林眼中。
這個時期,華特迪士尼已經嶄露頭角。
幾年前,《威利汽船》上映,在紐約僑民影院進行首映,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同步的有聲動畫。
《威利汽船》為華特迪士尼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始人華特更是將1928年11月18日,也就是電影上映的日期定義為米奇的生日,象徵著迪士尼的誕生。
動畫嗎?
柯林並非沒有想過,創作和《超人》有關的動畫。
只是,受限於時代的發展,大蕭條時期的動畫技術遠沒有後世那般成熟。
一部動畫的製作週期,往往長的驚人。
就拿幾年後華特迪士尼的代表作《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做例,這部長篇動畫電影前前後後一共製作了三年時間,在影片的製作過程當中,迪士尼不僅僅需要面對技術上的障礙,同時也需要克服資金上的問題。
據說,當初為了完成《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製作,華特迪士尼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一百五十萬,但影片的最後完工仍然是遙遙無期。
目前,柯林手中的《信使報》以及《信使漫畫》雖然已經為他獲取了不小的利益,但還遠遠沒有到支撐其獨立製作《超人》動畫的水準。
或許,可以考慮和華特迪士尼合作?
看著報紙上關於迪士尼的報道,柯林的腦海中念頭流轉。
不過很快的,他就將這一想法壓下。
至少不是現在,這個時期,就算是華特迪士尼在動畫製作方面,也依舊處於摸索的階段。
更何況,在《威利汽船》取得成功的情況之下,華特迪士尼顯然將更多的精力,集中於手中動畫人物的創作之上。這個時候,就算柯林找上門,尋求和他們的合作,華特迪士尼也有很大的機率表達拒絕,他們連手上的動畫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有時間去製作其它動畫。
所有,需要等待。
對於目前的《超人》來說,動畫並非首選。
默默將心中製作《超人》動畫的念頭壓下來,柯林繼續將手中的報紙往下翻。
他之所以如此頻繁的翻閱報紙,除了獲取訊息,也是在為自己的漫畫創作收集靈感和素材。
作為每週都要在《信使報》上連載的漫畫。
如何創作超人的劇情,同樣也是對柯林的一種考驗。
考慮到大蕭條這一時代的特徵,很多《超人》的漫畫故事,並不適合這個時期。
尤其是後世很多‘正確’的故事,在大蕭條,反而並不正確。
所幸,隨著【超級腦力】的解鎖,雖然在正世界這一能力同樣受到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