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之前,332章參加華表獎時,我寫了個BUG。金雞獎和百花獎,金雞是09年,百花是10年。當時記混了,兩個獎給安排成了一年。那一章的內容已經修改,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哈。)

哪怕是自己的推薦的,可因為這是“許鑫”的電影,所以張一謀同樣沒有任何強制性讓小許做點什麼的意思。

你既然覺得要找個演技好的三里灣,那就去找。

不過同樣的,我給你的意見是兩條腿走路。

你按照你的思路來,我按照我的思路走。

咱們最後碰一碰。

許鑫也認同這個觀點。

如果說從老頭身上學到的那些優點讓他排出來個一二三四,那麼“謙虛”這一項,一定是數一數二的。

任何一個導演都不應該侷限於自己的思路里。

他可以堅持自己,但卻不能不從其他人那汲取養料。

世界的豐富多彩,藝術的豐富多彩,就在於它們的不拘一格,各抒己見,百花齊放。

想想看,如果世界上永遠只有一種色採,那該是怎樣一種單調?

……

“接下來這幾天,我會把《山楂樹》推薦給一些朋友。有作家、文學家、評論家……甚至包括路新華在內,我都會讓他們讀一讀,看一看。”

聽到張導的話,許鑫愣了愣……

“《傷痕》的作者路新華?”

“對。”

看著許鑫那滿眼“您還認識他呢?”的驚訝,張一謀露出了一絲難得能看到的得意笑容。

“怎麼?我這幾十年,還不能認識一些朋友?”

“……那您能把於華老師約出來麼?我聽說他挺喜歡喝酒的……”

“都當爹的人了,不想著回家照顧媳婦,和別人喝什麼酒?”

張一謀有些無語,又有些不滿:

“都是大酒蒙子,你和他們湊什麼熱鬧?”

“陌言也行。”

“我在把石鐵生給你喊來怎麼樣?”

“呃……我對他倒沒啥感覺。”

看著許鑫那不感冒的模樣,張一謀用一種……很古怪的表情說道:

“你對他有沒有感覺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他們三個人湊一起,剛好我能幫你崩塌一下你對這些人的敬仰。”

“……什麼意思?”

許鑫有些不明白。

“很……不拘小節?”

“不拘小節?”

張一謀用愈發古怪的表情微微搖頭:

“你知道當年於華他們踢球,讓誰當守門員麼?”

許鑫愣了愣。

忽然眼神變得荒唐了起來:

“難道是……”

除了被困在輪椅上卻被稱為“時代的巨人”的石鐵生,還能有誰?

接著就見張一謀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