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想法很簡單,自己這邊多是精騎,而防守鄴城的袁熙手中,卻是以步卒為主。

自己移動速度要比袁熙快很多,可以說是來去如風。

即是對方做足了準備,他打不過難道還不會跑?

當然,在呂布的預想當中,不存在打不過的情況,以騎兵打步兵,而是還是輕重騎配備完整,作戰經驗豐富的精騎,可以說是優勢在我!

並且,自己有曹老闆這個戰術大師,可以隨時請教,他就不信,袁熙能打得過自己。

另外一點,呂布雖然對袁紹內部情況不瞭解,但是他也知道,袁熙並不受寵。

這也就導致,袁熙身邊沒有太厲害的謀臣,並且還被袁紹就在了大後方。

而他自己,也是帶著袁譚,袁尚出去撈軍功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呂布實在是想不出來,自己有輸得可能。

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甄宓,或者說甄家對於袁熙和袁紹來說太過於重要了。

甄宓就不必說了,她是袁熙未過門的妻子,而甄家為袁紹提供了大量的錢糧。

無論是從袁熙的個人意願,還是從為了袁家的勢力來說,袁熙都必須出城來營救。

當然,也不能太早的暴露自己這邊的實力,以免袁熙被嚇到。

於是乎,在呂布等人鐵拳的威懾下,他們成功的“說服”了甄家的一名家丁,讓他去給鄴城的袁熙送信。

送信的內容也很簡單,只是告訴袁熙,無極收到了南下打秋風的鮮卑人圍攻,希望袁熙派兵救援。

那名家丁再被呂布“說服”之後,一熘煙的跑到鄴城,按照之前呂布等人的交代,把無極的情況,告訴了袁熙。

而袁熙聽到以後,也沒有多想,畢竟他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收到冀州有敵軍的情報。

考慮到甄家和甄宓對於自己父親和自己的重要性,袁熙當即表示願意出兵救援無極。

在袁熙看來,圍攻無極的就是一股鮮卑人,人數也不多,只有幾千人。

由於無極只是一座小城,駐守的兵力也只是幾千老弱郡兵。在面對數千鮮卑騎兵,被打的求援,也是正常。

這裡需要說一下,鮮卑人南下幽州,冀州打秋風是經常的事,沒到冬天,天氣寒冷,草原上物資短缺的時候,這些遊牧民族,就想著南下,跑到大漢境內打秋風。

以往,由於袁紹,公孫瓚這些強力諸侯都還在,鮮卑人也比較收斂,只是在邊境的幾個小城周圍轉悠。

而現在,幽州的公孫瓚被袁紹擊敗,逃到了洛陽,袁紹也帶著大軍去了官渡,可以說幽州,冀州是從東漢建立之後,內部防禦最為空虛的時候。

所以,鮮卑人趁機南下,也早就在袁紹等人的預料中。

不然的話,袁紹為啥要給袁熙留下五萬戰兵,再給他配備了三萬郡兵?

不就是為了讓他防備鄴城的同時,也要控制住冀州,以免鮮卑人在關鍵時刻來搗亂。

無論是袁紹,還是袁熙,在他們看來,手裡握著這八萬人馬,無論鮮卑來多少人,他們都能擊敗對方。

即便是不能擊敗,至少也能纏住對方,給袁紹從官渡調兵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