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東最後決定與劉備一起共進退後,周瑜就帶著部署在兗豫的江東士卒朝著建平快速行軍。

當聽到江東大都督周瑜領兵十萬,朝著自己這邊快速逼近之後,劉備有感覺自己行了。

於是,劉備就一改往日裡死守的方針,開始主動試探陳宮,夏侯惇的反應。

而他對面的陳宮也不傻,當他看到劉備開始主動朝著自己發動試探性進攻,就立馬明白了一定是劉備的援軍到了。

於是陳宮也開始龜縮起來,他知道自己以後的一段時間內,鐵定很難熬。

現在雖然看上去,曹老闆和呂布把兗州守得跟鐵桶一般,但實際上的情況。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從容。

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不足。

整個兗州亂成了一鍋粥,三個方向都在打仗,只要有一個地方被聯軍攻破,那麼最後的結果,都只能是敗亡。

官渡方面,曹操雖然拿下了延津,生擒了顏良文丑,並且還把呂布和曹彰送到了冀州後方。

但實際上,他的形式依舊不樂觀。

隨著袁尚領兵十萬,開始配合高覽攻擊白馬渡,曹老闆隨時面臨丟掉白馬的危險。

一旦白馬丟失,那麼數十萬袁軍就會直接殺入兗州。

到那時,恐怕就是孫武在世,也是回天乏術了。

陳宮覺得自己這邊還好,雖然對面的劉備擁有關羽,張飛這樣的武將,但是他也有夏侯惇,張遼和高順的陷陣營。

其實整體上來說,陳宮並不怕跟劉備死磕到底,因為劉備缺少頂級謀士。

所以,在以往的戰鬥中,陳宮可以說可以跟劉備打的有來有回,甚至還一度佔據了上風。

可問題是,隨著周瑜的加入戰場,首先不光是劉備他們的兵力更多了,最要命的是,劉備最後的短板,也被彌補。

所以,陳宮選擇退回到建平,準備死守建平。

這倒不是陳宮慫了,只是因為他身為頂級謀士,就應該擁有審時度勢的基本功。

周瑜雖然現在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似乎看上去,他那個大都督的稱號,都顯得有一些名不副實。

但陳宮卻知道,周瑜的大名,早就已經擺在了天子的桉頭上。

也就是說,天子劉協早就提醒自己這邊的人,小心周瑜。

一個默默無聞,偏遠地方的都督,竟然會在帝心,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簡單來說,就是天子覺得周瑜很有能力,所以才會把一些,身在敵營,在歷史上有建樹的名人,都寫了下來,以免自己忘記。

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這邊的人提個醒,以免吃虧。

而在這樣的一份名單當中,他周瑜就排在第一。

這就足以說明周瑜的能力了。

面對這樣的任人物,即便是陳宮,他也需要小心應對。

而此時,最妥當的辦法。就是以守為攻,先防一波,看看這周瑜到底有多少本事。

而讓陳宮感到擔心的,還是py。

py那邊一沒有多少兵力,二沒有名將,想要擋住袁譚的大軍,說實話有點難,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地方。

一旦py丟失,那就不光光是曹老闆丟掉自己老巢的問題了。

而是自己跟曹老闆所在的官渡,就會被徹底被分割成兩塊,沒有辦法相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