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蕭齊聽了卻不僅不生氣不著急,反而笑呵呵的解釋道:“丞相大人說笑了,蕭某不過是因為敬佩長公主乃是女中巾幗,是以才請求長公主明日一到前來相送。況且,若是由長公主相送,我等瓊國使者自然也就會更高興,更感激你們慶國對我們這些使者的招待。”

墨北譽雙眸微微一眯,故意問道:“是以你的意思是,若明日長公主不去相送,你們就不感激了?”

“丞相,我明明沒有這個意思,你為何故意要曲解我的意思呢?那你是想故意挑起兩國之間的戰火不成?”蕭齊微笑不變,卻是用著輕柔的口氣說著最令人恐慌的話語。

以至於此話一出,在場所有的慶國朝臣,包括皇上在內,臉色都忍不住變了變。

“蕭使者你這話說的嚴重了。”皇上連忙出聲圓場道,“丞相大人絕對沒有要挑起兩國戰火的意思,我大慶更加沒有要挑起兩國戰火之意,還請蕭使者說話慎重。”

“皇上您這話可就說錯人了,真正該說話慎重的人應該是他,而不是我蕭齊。”蕭齊直接拿手指著墨北譽,聲音雖然不大,但態度卻相當的猖狂,顯然就沒有把在場其他人包括,皇上在內放在眼裡。

甚至還大有一副今日慶國要是不給個說法的話,他就絕對不會就這樣算了之勢。

皇上為此氣得臉都黑了,但又不想在瓊國使者終於想走了的重要關頭上節外生枝。

畢竟一旦節外生枝,蕭齊等人突然不想走了還是輕的,因此挑起兩國的戰火,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如此作想,皇上這才強壓著心中的不滿,淡然道:“蕭使者何必非要這麼說,丞相不過就只是說說而已,若是非要說有什麼用心,那也只是因為擔心長公主罷了,畢竟大家都知道,丞相可是自小就愛慕長公主,甚句說句好笑的,丞相那可是比朕這個當父皇的還要疼愛長公主。更何況都說男女大防,丞相擔心長公主一道前去送行會落人口實,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不是?”

這番話一說出口,立馬有機靈的朝臣趕緊俯身應和:“皇上說的太有道理了,用普通老百姓話來說,公主那可相當於黃花大閨女,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都是輕的,更別說是拋頭露面送蕭使者諸位了。”

“就是就是,看來蕭使者這些日子在慶國是白待了,現在都沒搞懂我國國情啊。”

“蕭使者明日就要回瓊國了,今日這個常識,您可得好好記著的,畢竟可不是哪裡都有的學習的。”

“這話說的是,咱們慶國泱泱大國,歷史悠久,知識淵博之人更是大有人在,絕不是其他國家可以相比擬的。”

“……”

眾人人說著說著,話題突然就從一開始的“長公主不宜出面”變成了一眾朝臣的自賣自誇。

瓊國建國時長短,平時又重武輕文,文學方面遠遠比不上慶國。

是以朝臣這麼說,無異於衝著蕭齊以及瓊國戳心窩子。

蕭齊為此氣的面紅耳赤,更是決心一定要說服皇上同意楚晴嵐明日出宮相送。

因為只有如此,他才有機會狠狠的報復回去。

為此,不管大家怎麼說,蕭齊始終堅持要楚晴嵐明日出宮送自己,並且還為此羅列出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譬如說什麼他們瓊國一開始就是帶著很大的誠心來求娶楚晴嵐的,如今他們沒能成功的把人帶回去也就算了,要是連回去的路上都沒人送一送,那他們這一趟豈不是白來了?而且此事一旦傳回國去,朝中眾臣會怎麼說?

又譬如說什麼他蕭齊不過就只是小小的要求一下,在臨走之前能夠最後見一見楚晴嵐,如果慶國連這麼小的要求都不能滿足他,那是不是相當於沒把他甚至是沒把整個全國放在眼裡?

諸如此類半裝無奈半威脅的話語,說得在場眾人無不冷汗岑岑,心裡頭多少都有些擔心因為這麼小的事情惹怒了瓊國,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爭端。

甚至於淑貴妃一派見狀,趁著這個機會馬上站出來說:“既然蕭使者不過就只是想在臨走之前讓長公主出來送一送,那我們不如就滿足蕭使者這個願望吧。”

“此提議我贊同,蕭使者所提要求合情合理,我們慶國沒有理由拒絕,也不應該拒絕。”

“所言極是,皇上,蕭使者等人本就是為了聯姻之事千里迢迢而來,如今既然取消了聯姻,我們作為東道國可不能因此寒了他們的心,連個小小的要求都不答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