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東街往外十丈不見人跡,兩排手持兵戈的護衛封鎖了進出的通道。

此處名為東街,實乃中城東部,分住著六郡十三姓人家。這十三姓人家的歷史,可上溯至燕朝往前三百載。

平日裡,東街巡街打更的,皆由十三姓世家出人組隊,即使三更半夜此處也不荒涼,故而京都有人戲言:【夜深人不靜,主眠街亦醒;群燈亮如晝,雞疑何時鳴。】

不過此時的東街,卻猶為安靜,更夫和打醮的不見蹤影,唯有一隊吹著哨笛的護衛偶爾過來往復。

“不是說有了結果再派人來?怎麼這一隊人吹這哨聲沒完沒了,讓人聽著心慌慌的。”東街中部的原府,二進主廳裡圍坐著一群人,皆是原氏一族各房的當家人。

說話的是族老,說話的物件是原氏當家族長。

原氏族長側耳聽了聽,感覺曲調有些熟悉,似乎從哪裡聽過。

“爹,大侄女曾在府裡練過這樂器,您當時還以為她吹嗩吶呢,還說吹個百鳥朝鳳就好,很不必吹那些嗚嗚咽咽的曲子,聽著怪滲人的。”

原家二爺這麼一說,原氏族長瞬間瞭然:“是這麼回事兒,大丫頭說是前齊的樂器,叫、叫……”

“叫齊哨。”

兒子一提醒,原氏族長點點頭:“是了,就是這麼個樂器。”

他那時把話說的是陰陽怪氣,長子當時尚在,對女郎護的很,他想著早晚族長給長子當,長子怎麼管教女郎自隨他便,也省得他將來朝令夕改。

只不想長子不肖先他而去!而今長房守孝,他不好現在就管教長房孫女,免得長子魂魄不寧。

現在好了,若是前齊代楚,規矩自然要變一變,到時候他也有藉口約束府中女郎,免得好像他這個當祖父的不慈。

這樣想著,原氏族長難過情緒一閃而逝,轉而吩咐管家安排些點心小食給後院的小女郎們送去。

三進院的廂房裡廳,原氏五房十六個孫女皆在一起消遣,長房長女原淑婷帶著妹妹們在桌案、軟榻前寫寫畫畫。

管家安排一隊丫鬟端著十幾盤點心過來,見此情景欣慰的點點頭,暗道,這才是世家貴女的做派,自家老爺若是知曉定當高興。

見他過來,原氏女郎們不緊不慢的將箋紙收起,慢條斯理的和他對話,待聽到是自家祖父一番心意,俱是款款行禮,令管家替她們道謝。

待到管家離開,心腹丫鬟將門鎖好,最小的十六娘才撫著胸口連說後怕:“那老家雀眼睛最最尖,我剛才嚇得都呼不出氣了!幸好他沒瞧見!”

說著,她依偎在長姐身邊,輕聲說:“阿杏她們聽了好多遍,反覆核對之後就是這曲子沒錯,姐姐,能翻譯出來不?”

原淑婷點點頭:“譯文已在我心中。”

她這樣一說,眾姐妹屏住呼吸齊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