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荀諶這次前來正是為了逼迫韓馥把冀州讓給袁紹。
在原著中,荀諶還真成功了。
在見到韓馥後荀諶說:“您自己估量一下,在寬厚仁愛,容納各種人,使天下人歸附方面,比起袁紹來怎麼樣?”
韓馥說:“我不如他。”
荀諶又問:“面臨危難出奇制勝,智謀勇氣遠遠超出常人,這方面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
韓馥說:“我不如他。”
荀諶再問:“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處,您比起袁紹來又怎麼樣?”
韓馥回答:“我不如他。”
荀諶說:“勃海雖是一個郡,其實相當於州。
現在將軍您處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紹的形勢,但長期居於袁紹之上,袁紹是當代的豪傑,必定不肯在您之下。
而且公孫瓚帶領燕、代計程車卒,其兵鋒不可抵擋。
冀州是天下的重鎮,如果兩支軍隊合力進攻,會師城下,冀州的危亡立刻就會到來。袁紹是將軍的故舊,並且又是同盟。
眼下的辦法,不如將整個冀州讓給袁紹,袁紹必然對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孫瓚就不可能再同您相爭了。
這樣將軍有讓賢的名聲,自身地位比泰山還要穩固,希望您不要有疑慮。”
韓馥素來就性情怯懦,沒想到真就同意了荀諶的計策把冀州讓了出去。
要知道冀州有兵數十萬,糧草充足且民殷人盛,就這樣被袁紹白白得了去。
荀諶在鄴城歇息了一天後,第二天就求見韓馥。
在府衙大堂中見到韓馥後,荀諶掃視了一眼大堂中眾人,麴義已經不見了,在韓馥斜著坐著一個年輕將領,身上雖然身上乾乾淨淨,但荀諶總是能在他身上問道一股血腥味。
荀諶心裡咯噔一下,有了一絲不妙的感覺,這人可能就是袁將軍曾經說過的無雙上將潘鳳。
雖然如此但荀諶還是出言試探道。
“遼東公孫瓚趁著得勝南來攻打冀州,而且各郡都響應公孫瓚。
袁將軍率領軍隊向東而來,其意圖難以預料。我們從心裡感到您很危險。”
韓馥一聽果然有一絲膽怯,荀諶見狀心中大喜。
雖然韓馥身邊這員將領不可小覷,但韓馥還是一如既往的怯懦。
這樣就好辦了……
還沒等荀諶繼續說話,韓馥身邊將領就站了起來。
“小小公孫瓚,敢來冀州定叫他有來無回,袁紹不來還好,他來我必往!”
“這……”
沒聽說過潘鳳這人有吹牛逼的壞毛病啊?
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渤海郡雖然只是一郡之地,但其面積相當於是一個州,一旦袁紹攻打冀州,想必冀州中無數的世家子弟都會幫助袁紹。
而公孫瓚部的騎兵冠絕天下,進退如風一旦進攻,袁紹勢必會趁機攻打冀州,形成兩面包夾之勢。
這種局面韓馥他能應付的過來嗎?
其實現在的這局面許攸早已料到了,許攸不在這裡就是帶著潘鳳推薦的張郃去找公孫瓚了,公孫瓚不來則已,一旦想要進犯冀州必定要崩掉牙齒。
而李譜自己則是盯上了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