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池山飛鼠(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南西北四經,因佔據地理原因的不同,導致每塊大陸都有不同的景象和山勢,而其中以北山經最為荒涼貧瘠,這也是為什麼北山經的妖獸想要和西南兩經的仙界一爭高下的緣由。
除去種族矛盾和數萬年的糾纏恩怨外,北山經常年被冰雪覆蓋,資源稀缺,更是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惡劣環境,尤其是到了冬季,北山經一帶幾乎都被大雪籠罩,寸步難行,若沒有一定實力修為的大妖,幾乎很少看見山中大道有妖獸行走。
當然,北山經雖然整體大陸看上去窮山惡水,可其中也不乏有許多福祉洞天的存在,要知道東南西北四經除去西山經最為廣闊之外,排名第二的正是北山經,不然何以成為天下妖獸聚集之地。
正是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中,才造就出一批批修為不俗的大妖,忍常人所不能忍,餓其體膚,磨練意志,單論同等境界來說,一隻妖獸的戰鬥能力,絕對要強過很多山上尋常修士。
北山經地勢複雜,千溝萬壑,在偌大貧瘠的大陸上縱橫千里,其中地底下更是不知隱藏多少暗流湧道,這也使得很多妖獸佔山為王,割據一方,彼此劃分出各自的勢力,為了搶奪地盤或是稀缺資源,各種族間都會拉開生死大戰,一言不合就是幹。
妖族崇尚武力暴力,強者為尊的世界裡,唯有絕對的實力和境界修為才能成為妖界的萬獸之主,而凌九泉身為上古時代的玄冥天蟒,又是半神修為,自然輕而易舉能得到所有妖獸的認同。
也好在近幾年有凌九泉的歸來,使得原本滿目瘡痍的北山經不再像以前那般爭個頭破血流,尤其是在妖界三門的管轄範圍內,如今幾乎很少看見紛爭,以免白白損耗自身元氣。
妖獸雖然殘忍嗜血,又喜歡相鬥好殺,可要說起和仙界的利益衝突或是恩怨,則會出奇達到統一的同仇敵愾的地步,這也是為何妖界僅憑一席之地就能在山海中紮根數萬年之久。
比起仙界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妖界卻大不相同,尤其是對外敵而言,更是齊心協力,毫無保留的奉獻自我,哪怕各族群間在北山經有過恩怨,可一旦對敵在外,便是自家兄弟手足,這就是北山經妖獸最大的憑仗之一。
昔年龍神一同山海五經時,曾在北山經鴻蒙之地說過一句話,而這句話同樣也被烙印在了鴻蒙山巔之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至於另外一句則是在神魔大戰爆發後,妖族入侵仙界,後被段念塵殺退,他孤身一人仗劍來到鴻蒙山,在山頂上用那把巨劍寫下「鴻蒙之始,天地同壽」八個大字。
滄海一役,段念塵為挽救滄海傾覆大水之勢,一劍橫批滄海兩半,為山海謀福,救天下蒼生危難之中,後道消兵解。
玄木從青丘出來之後,一路向東而行,期間並未有任何停留。
只是他御風遠遊的方向和神訣殿一前一後,方向相反,不知所去何方。
玄木淡淡看著底下的千里冰封,如今正值冬季,哪怕等到來年的春暖花開,北山經一帶也沒有那麼快解封,畢竟這裡的環境實在是太過惡劣,尋常小妖異獸,若不能提前準備好過冬食材,怕是就要餓死或是凍死在地底之下。
這個世道從來都是如此,自身難保,生死存亡,誰還會顧及左右?
就好比剛才玄木路過的一座天池山,在北山經東北方向二百里之地,這座天池山光禿禿的,山上白雪皚皚,看不見一絲花草樹木,就連枯枝敗葉肉眼都難尋。
紮根在此山中的是一種長的像兔子的形狀妖獸,名為飛鼠,而之所以以鼠命名,則是因為這類妖獸的腦袋形似老鼠,故而得名。
玄木眼瞅著大雪封山,山上的飛鼠藏掖在雪底下的山洞中,他仔細望去,在山體斜坡上,仍有幾隻不怕死的飛鼠在外尋找食物,可惜天寒地凍的,他們一身毛髮炸裂,簌簌發抖,根本毫無所獲。
本以為是瞧個熱鬧,誰知其中一隻飛鼠體力耗盡,再也無法堅持,直接倒在了半途,凍死在了山坡上。
在他身邊的幾隻飛鼠見狀,沒有任何猶豫,飛撲而上,瞬間將其同類的肉體瓜分殆盡,飽餐一頓。
出來尋找食物的飛鼠共有五隻,死去一隻,另有三隻參與其中,唯有一隻弱不禁風,瘦的可憐的飛鼠沒有輕舉妄動。
非他不願,只是他覺得自己好像也快死到臨頭,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他們本是一母同胞的孿生兄弟,這次外出是為了替身患重疾的母親尋找食物,可他們在天池山上晃悠了數日,一無所獲,就連自己的性命都即將搭在此地。
狼吞虎嚥下,那三隻飛鼠意猶未盡,很快將目光投向那隻孱弱的飛鼠,其中一隻個頭稍顯突出的飛鼠滿嘴猩紅,漏出獠牙緊盯著眼前兄弟,森然說道「老五,你怕是走不回去了,不如犧牲自己,成全你的三位哥哥如何?」
最小的飛鼠心如死灰,嚐到肉味的三隻飛鼠已經喪失理智,往日種種的情深意重,到了最後都成了過眼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