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伏爾加3代(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4章伏爾加3代
李文凱所以自告奮勇地主動幫對方修車,一個就是看中了對方是外貿處的一把手,看中了手裡的資源,還有一個是十幾的年養成的職業習慣。
修車的人就像是醫生,眼看著有病人在大街上躺在著,很難做到置身事外。
為了讓對方信任自己,是得表示表示了,用江湖人的行話來說,就是亮把子。
“伏爾加3代,產自咱們蘇聯大哥,從1956年開始批次生產到1970年停產,經歷了兩次小改款,最初生產的型號是‘系列1’,1956年至1958年;第一次改款是系列2,1958年至1962年生產,第二次改款是系列3,1962年至1970年生產。大家稱它為伏爾加三代。”
“車身長度為4770毫米,寬度為1855毫米,軸距2700毫米,發動機為一臺2.4升排量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75馬力,最高車速130公里/小時。”
“啟動方式有電子點火跟手搖式點火兩種。”
李文凱說道。
“這誰不懂呀,能修才行。”貢銳智說道。
“叔,相信我,我跟貢成業是好朋友,我騙誰也不能騙您吧,再說我又能得到什麼?是吧,我沒事幹惹得一身髒。”李文凱也著急,反正自己已經表明了,人家要是不相信自己,那也沒有辦法。
聽到李文凱說滿臉自信的樣子,對方一咬牙一跺腳,“那就幫忙看看,如果真能修好,那叔叔就太感謝了。”
“叔,你放心吧,錯不了。”李文凱說道。
“不過,現在得看看是什麼問題,具體情況得我看了之後才能下結論。”李文凱說道。
“行,那麻煩你了。”貢銳智說完看著貢成業說道:“你小子跟小李一起,看看需要什麼,你就配合,我有事先走了。”貢銳智說道。
伏爾加3代是蘇聯產的轎車,代表著現在蘇聯最高的汽車製造水平,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引進國內,成為政府的辦公用車,這個時候,能夠開一輛伏爾加3,那是身份的一種象徵,進口公車中以“伏爾加”名聲最為響亮,這年代老司機可以不知道豐田,但是必須知道“伏爾加”。
前部格柵有些像紅旗車裝飾,中間是個奔駛的飛鹿,很有代表性。
李文凱從貢成業那裡接過鑰匙,開啟前面的發動機罩蓋,在化油器那裡泵了幾下。
是的,伏爾加就是這個動作,每次啟動前都要泵幾下,也是這款車具有代表性之一,啟動車子前就得泵幾下,就像柴油機的輸油泵似的。
李文凱看了一些在發動機後機車身上有個銘牌,上面寫著車子的具體指數,出廠日期是1969年7月3日。
“不短呀。”
“成業你啟動一下我看看。”李文凱把鑰匙遞給對方。
李文凱跟貢成業說道,貢成業拿著鑰匙來到車內,打火。
咔咔
還是沒著。
再打幾下,還是沒著。
“乍樣?”貢成業從車出來,湊近李文凱的身邊小聲問道。
“目前來說,起碼發動機還可以轉,我想,機械方面應該不是太大,我再瞧瞧電路油路。”李文凱說著,讓貢成業找來工具箱,接著忙碌了起來。
先把點火線圈到分電器的高壓線搭鐵,讓貢成業再啟動車子,看看高壓線路的花火。
花火很好,說明高壓線路工作正常。
再檢查一下分電器的白金觸點,也正常。
拆下四缸的火花塞,用汽油燒過一遍,再打磨一下,除去上面的積炭,提高火花塞的過電效率。
可以看出,火花塞有人打磨過的痕跡,說明之前也請過人來看過。
一二缸的火花塞甚至是新的,說明剛剛換過不久。
四個火花塞整理一遍,試過火,火花發出滴嘀聲音,閃著火花。
一試,還是沒著。
“之前也請過幾個師傅過來瞧過,他們也是查過火花塞。”貢成業在一邊提醒說道。
貢成業提醒李文凱這車以前找個不少師傅看過。
“嗯。”李文凱點頭應道。
“現在電路是沒事了,我們現在看看油路,看看化油器。”這個時候的轎車都是化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