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我們的目標是……(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316章我們的目標是……
1985年5月17日,李文凱帶著傷病當中的烏鴉哥,跟5名保鏢回到了燕京,並在自己早就購賣的一個跟在南池子大街管慶西巷附近的另外一個三進的四合院住了下來。
一般外國人到國內一般是住在燕京酒店,不過這6個人是李文凱的兄弟,自然要住在自己家裡。
早就打電話回來,芮清雅也請了幾個清潔工過來收拾乾淨,並採購了一些日常用品。
烏鴉哥不覺得什麼,倒是切斯特他們對於這些華夏的傳統建築四合院非常喜歡。
影壁牆,大銅缸,還有院子裡面的葡萄架子石榴樹,還有古樸的木製建築,讓西方的老外感覺到了華夏傳統文化的魅力。
第二天,來到了華夏中醫院。
院長陳開山已經帶領著大家搬了進來,一些倉庫、藥房什麼的後勤也正在準備當中。
咱們的中醫其實用到的裝置並不多甚至並不用裝置,只要一箇中醫大夫跟一個診箱就能開工。
「陳老,把大家招集起來,咱們開個會。」李文凱進門,陳開山過來,李文凱跟對方說道。
「那我去吧。」陳開山的徒弟兼院長助理竇力強見到師傅年紀大了,不方便,於是說道。
醫院從開工到現在,李文凱基本當起了甩手掌櫃,跟大家見面時間很少。這人呀,接觸少了,自然也就陌生,大家對自己這個有錢的老闆全國首富也是很害怕。
「好,去吧。」李文凱滿意地點點頭。
竇力強走後,李文凱看見陳開山好像老了好多,心痛地說道:「以後工作多交給徒弟去做,我過後要招聘一個專門負責醫院日常工作的助理給你,讓你從這些繁瑣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醫學上,同時也讓竇力強解放出來,專門跟你學習中醫的專業知識。」
「你要是有這方面的人才也可以跟我推薦一下,可以懂得中醫知識而且要解決日常的繁瑣的工作,學歷要求也不高就高中文化吧。」
竇力強是陳開山的得力門生,讓他做這些普通的工作太大才小用了。
隨著這些老中醫的年紀不斷去世,將來的中醫會落到這些徒弟身上。現在別看醫院有這些老專家,其實華夏中醫院的危機也是緊迫。
要是不能在這些老中醫去世前,把這些徒弟培養出來,那將來的中醫會沒落得很快。
中醫人才的培養的週期是非常長的。不像西醫,五六年就能出來,對病情的檢查診斷主要靠的是那些機器裝置。
咱們的中醫就不一樣。
一個好的中醫大夫,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出不來。
華夏中醫院,兩棟8層大樓,除了核心的專家組帶徒弟外,還招聘了一些護士什麼的,都是中醫業內的弟子徒弟出身,有著非常高的中醫理論常識。
藥房呀,煎藥呀,還有采購藥品等後勤部門。….
在此其間,李文凱讓陳開山給烏鴉哥看了一下,開了個方子,交約藥房的人專門負責並在住院部住了下來。
藥房的同志會有專門的煎藥的職工。
這些也是專業性極強職工。
中醫的中藥煎煮有一套專業性很高的方法。
中藥有些藥有毒性,如何處理如何煎煮才能起到有針對性的功效,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方法。
不然處理不好,會造成中毒的風險。
跟40年後不同,現在的中醫普及還是非常高的,一般的普通百姓上了一定年紀的也會,只要交代好,一般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後勤部的同志彙報一下目前的工作,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好的方法也可以提
。」李文凱說道。
「老闆,這是後勤部的解向榮解科長,解明智解老的長子,中醫世家,藥理研究方面在中藥的種植、處理、煎煮方面深有研究,深得解老的真傳,現在負責醫院的後勤工作,主管醫院資產藥品的採購還有藥房等工作。」陳開山說道。
聽到院長誇自己孩子,解向榮謙虛地說道:「院長過獎了。」
「好。」李文凱點點頭看著對方。
解向榮,四十來歲。
中醫世家出身,個人打小對藥理非常有研究,特別是在處理中藥上面非常有一手,主管藥品採購、中藥房等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