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我要讓人口翻三倍(第1/2頁)
章節報錯
“發錢?”劉徹瞬間滿臉的黑線。
這特孃的算什麼政策?
朕自己都還覺得錢不夠用呢,還發?
這小子是看著貨幣改革之後朝廷短時間內富裕起來了,所以就不要臉的狂轟亂造了起來?
“不會說話你就少說兩句,你這是什麼餿主意?”
“眼下來看朝廷是有錢了,可是朝廷花錢的地方也挺多的,你就敢保證這錢你能一直髮下去?萬一哪天發不下去了怎麼辦?”
發錢?
效果是挺好的,但是劉徹他捨不得啊……
“從本質上來說,我們能造出多少鐵鎳合金,那我們就有多少錢,雖然名義上來說只有我們造出一枚大金幣才能去造十枚小金幣,造出十枚小金幣才能去造一百枚大銅幣,造出一百枚大銅幣才能造出一千枚小銅幣,造出一千枚小銅幣才能造出一萬枚大鐵幣,十萬枚小鐵幣。”
“但那只是名義上的說法而已,可實際上呢?所有的貨幣其實不過都是信用貨幣罷了,是拿國家的信用來擔保貨幣的購買力。”
“而國家信用擔保的途徑無非就是兩種,第一種是確保我們造出來的貨幣能讓大家接受,能讓大家透過他在市面上買到商品,以國家行政力量來確保他的購買力。”
“第二種是不管有多少人,他可以拿著相應的貨幣去兌換出等值的貨幣,只要隨時可以兌現,那就能穩定住貨幣的信用,而一旦出現無法兌現,就會導致信用崩塌,從而在短時間內導致貨幣貶值,大家不再相信這種貨幣。”
“所以說,表面上看銅幣和鐵幣的比例是穩定的,可實際上咱們就是一枚小銅幣造出二十枚大鐵幣也沒什麼問題,因為只有在極端的情況下才會造成大家同時拼命去擠兌的現象。”
“而且這種現象也只有在初期才會有可能發生,因為這個時候大家對於新的貨幣都感覺到陌生,不信任那是下意識的,等到後期大家都接受了,穩定了以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擠兌的現象了,而到了那個時候,一枚小銅幣甚至可以造出五十枚,甚至是一百枚大鐵幣。”
“當然,咱們也不需要那麼幹,畢竟把現在的銅幣全部回收回來以後,咱們起碼可以造上百億枚小鐵幣。”
“在換句話說,這次貨幣改革之後,朝廷瞬間擁有的財富,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就算給全國每一位百姓都一次性發放二百錢也都用不完,二百錢又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九成以上的百姓,這輩子都沒一次性見到過這麼多錢。”劉破奴化身經濟學專家開始一番忽悠道。
雖然現在時代有些不太相同,但是毫無疑問,劉破奴對標的就是美元。
把大漢的錢透過貿易,透過那些分封出去的諸侯王,逐漸的將其打造成國際貨幣,有事沒事兒的就去國外割一波。
啥?
你說不厚道?
憑什麼他們每個人的崛起都是從我身上吸了血的,而我現在有了機會反道就不能做了?
後世也就是時代不同了,不敢做的那麼明目張膽了而已,不然的話你瞅瞅看……
“再說錢發給他們,他們還是要花出來的,他們只要花了出來,就能產生經濟效益,工坊能賺到錢,朝廷能拿到稅收,又安置了百姓的就業問題,只要朝廷別太心軟,虧誰都不可能虧朝廷!”劉破奴繼續說道。
隨著劉破奴的忽悠,劉徹也開始認真的思考起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