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玩經濟?這我在行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破奴雖然要把大量的錢放出去,但是這並沒有跟劉徹的想法完全不同。
最起碼不是那種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亂放一通,放利出去是為了獲得百姓的認可,加速貨幣制度的順利改革。
跟完成改革之後大漢貨幣保有量相比較,朝廷放出去的這點錢根本就不算什麼。
整體而言利大於弊,所以不管桑弘羊怎麼想,反正劉徹就是覺得自己的辦法挺好的,劉破奴的辦法也不錯。
當然,對於一個國家的貨幣系統而言,除了剛開國那一會兒之外,基本上就是本著能不動就不動的原則。
畢竟這不是小事兒,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劉徹登基之後推行了五銖錢,可那也是為了徹底統一貨幣,並不像現在這種推倒重來。
“貨幣的問題暫時就這麼定了,這事兒你親自去盯著,後面怎麼操作有思路了嗎?”劉徹緩緩的將目光放在了劉破奴身上,很顯然,他還是覺得自己有些低估劉破奴的能力了。
在這件事情上,劉徹一點都不覺得劉破奴是懵的。
因為按照操作難度來說,直接將銅錢定義為最低階的貨幣顯然是更方便操作的。
但是鐵的產量要比銅更高,一旦將鐵幣的價值定義在銅幣之上,那就會出現高面值貨幣的數量遠遠大於低面值貨幣的數量。
而百姓在日常生活當中,用的最多的其實就是那些低面值的貨幣,這才是這次改革的核心所在。
所以當劉破奴提出貨幣的分級制度之後,劉徹就意識到劉破奴是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
“說起來很複雜,操作的難度也很大,但是當你剝開外表看內部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兒!”劉破奴一臉坦然道。
這可不是他在裝逼,而是這事兒真的就沒有那麼複雜。
雖然這是關乎到大漢國運的一件事情,任何人都不得不小心謹慎,可再大的事兒,他不一定就是很困難的事情。
甚至劉破奴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就憑現在的皇帝是劉徹,這事兒只要敢幹,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只要搞清楚了咱們這麼做的本質目的,那剩下的自然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解決銅錢不足的問題?”劉徹想了想,本質上就是銅錢保有量不夠,無法支撐接下來的經濟大發展,隨著軍事發展放緩,大量的產能將被用在民用方面,這就會導致民間有大量的資金流動起來。
這原本是好事兒一件,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民間沒有那麼多的錢。
以前朝廷雖然有錢,但其實也是個窮光蛋。
給百姓制定的稅賦雖然是按照錢來計算的,但百姓手中沒錢能怎麼辦?
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大家手中都見不到錢,所以朝廷便讓百姓以規定的物資來充當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