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不比衛青差的牛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徹跟衛子夫到底談論了什麼事情沒人知道,結果如何也同樣沒人知道。
只不過在第二天的朝會上,劉徹下令讓對有功的將士進行封賞。
這事兒怎麼說呢,現在封賞也行,但時間上卻不大合適。
出征十二萬將士,現在回來的僅僅不過一萬八千餘人,遠征西域的主力部隊都還在西域執行著自己的任務。
這也就是說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而在以往的時候,戰爭還未接受是不會進行封賞的。
但是劉徹偏偏就讓人去制定封賞計劃了,而且還是分批執行的,只讓人對回來的將士進行封賞獎勵,那些還在西域的,則等戰事結束之後在進行封賞。
而劉破奴在聽到這個安排之後,瞬間就明白了劉徹這麼做的目的了。
很顯然,昨天晚上劉徹跟衛子夫的談話內容起效了,劉徹選擇了接受衛子夫的建議。
雖然實際上等於是劉徹接受了劉破奴的建議,但是劉破奴卻拐了個彎。
不管怎麼說,這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朝會並沒有什麼可說的,一個國家存在了上百年的時間,不可能每天都在發生著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或許很多對於民間來說的確是一件大事,但是方在朝廷上來說,這種事情他們見的多了,所以也就不覺得是什麼大事了。
先是劉破奴和小騾子訴說了關於西域的一些事情和見識,其次劉徹直接任命了小騾子為商部尚書。
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散朝了……
雖然後面還有一些部署安排沒有進行,但那隻不過是因為流程還沒有走完罷了,具體的安排還需要等到後面再去進行。
散朝之後,劉破奴先是跟著劉徹去參加了內閣會議,以往內閣會議是在朝會的前一天舉行的。
畢竟大事兒小會,小事兒大會,規則大家都懂。
這次的會議只不過是一次尋常的增補會議罷了,會上並不會提出太多雜七雜八的事情,而是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而這次會議的目的也很簡單,增補閣士。
流程什麼的大家都是輕車熟路,內閣首輔桑弘羊只是例行公事的說了一下內閣現在缺少一位經濟方面的閣士,這個缺額導致內閣無法在經濟發展建設方面做出很好的部署,之前因為商部尚書缺額,所以沒有進行提名,現在商部尚書有了,所以提議羅兵進入內閣。
內務閣六位閣士全票透過,然後就是各自簽字,早就準備好的劉徹直接從身上掏出了印章印了上去,這件事情就算是這麼透過了。
剩下的只是一些存檔的流程問題,要不了一天的時間就能搞定,而到了下一次朝會的時候,就會宣佈這個決定,朝會過後,小騾子也就有了參加內閣會議的資格了。
內閣會議結束之後,劉徹又拉著劉破奴和桑弘羊跑去另外一座院子參加軍機閣會議。
這場會議是劉破奴昨日下令召開的,劉徹只是純粹的很好奇,再加上閒的無聊,所以才跟來看一看。
“朕真的很好奇你小子到底是怎麼想出這個制度的?”前往軍機閣的路上,劉徹再一次吐露出了自己的疑惑。
內務閣和軍機閣,最大的好處就在於皇帝將權力收了回來,削減了下面各個部門的權力,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而內務閣也好,軍機閣也罷,在這裡大家都是平等的,雖然身份不太一樣,級別也不太一樣,可到了會上,人人手中都掌握著關鍵的一票。
提議想要透過,那就必須要得到至少四個人的同意,而一旦提議透過,就算那些之前投了反對票的也不能阻止。
這麼一看內務閣和軍機閣的權力就被無限的增加了,而皇帝一般情況下也不參加這個會議,更不參加投票。
但是皇帝手中卻掌握著一票否決權,你們商量你們的,朕看著不順眼就算你們透過了也沒用。
這一招就讓下面的人在勾心鬥角的同時,還必須要考慮皇帝的態度,否則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懶唄,又想偷懶還又想掌握大權,能力不夠制度來湊,就是傳說中的又菜又愛玩……”劉破奴笑呵呵的開著玩笑道。
桑弘羊……
真是人以類聚啊,好好的一個皇帝,現在竟然讓太子給帶成這樣了。
嗯,這話聽著怎麼感覺好像有點問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