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破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小騾子就知道劉破奴這是要搞事情了。

這是以往無數次實戰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而且屢試不爽,從未失手過。

不過這一次小騾子顯然是猜錯了。

劉破奴雖說這次的確沒安什麼好心,但是也確實沒有直接動手的打算,更不可能像當初對待藍家那樣給他們挖坑。

“烏孫畢竟是西域的霸主之一,雖然他們的實力不如匈奴,但也不可小覷。”

“大漢雖然強大,但終究還是初來乍到根基不穩,西域那些小國雖然實力羸弱,但卻勝在數量眾多,大漢想要將其完全捏合在一起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雖說後面那些事情是西域都護府應該乾的事情,但咱們軍隊與官府作為一個整體,自然不能幹那種只要自己爽了管他其他人頭疼不疼的事情來,該做的考慮和留的餘地還是要考慮一下的。”

“烏孫願不願意投靠大漢,要看他們自己的意思,人家若是沒有這個意願,咱們也不能強迫人家,畢竟出門在外,給自己打造一副不講道理的形象是行不通的。”劉破奴緩緩的說道著,似乎對這裡的局勢一點也不在意似的。

烏孫佔據著一片面積不小的土地,而他們最大的敵人正是匈奴人。

之前烏孫人不斷的聯合大漢,未免沒有希望透過大漢來一起制約匈奴人的想法。

但是現在的匈奴人顯然已經不行了,烏孫也想要繼續保持以前的關係,但目的卻改變了。

從聯合制約匈奴,變成了跟大漢打好關係,讓大漢不好意思來吞併烏孫。

對於一些獨立的國家來說,大漢雖然的確很強大,但是再強大的國家,也比不上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

這個世界上但凡有那麼一丁點的希望,就沒人會希望自己寄人籬下,聽人調遣。

烏孫人是這樣的,西域的那些數百小國也是同樣的想法,只不過烏孫實力強大,讓他們敢有反抗的想法,而那些小國則是連反抗的想法都不敢有。

所以說,吞併西域這個事兒或許在外人看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劉破奴卻不這麼認為。

從肉體上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真正難的是從靈魂上做到這一點,這需要幾十年,上百年,這需要幾代人不斷的努力才能夠做到!

“韓延年!”劉破奴忽然開口道。

“末將在!”

“從本宮帶來的援軍中調撥六萬人給你,接下來你的任務只有一個,徹底解決匈奴隱患!”劉破奴冷靜的吩咐著。

“末將奉令!”韓延年激動的接下了這一任務。

之前因為兵少任務重,韓延年幹什麼事兒都只能收著來,最主要的還有之前李廣利在西域的慘敗給他留下的教訓。

但是現在終於可以解開心中的那道枷鎖了,原本就有兩萬人,再加上六萬生力軍,整整八萬新軍部隊。

打匈奴人?

不是他韓延年驕傲自滿了,就憑這八萬新軍,只要後勤能夠跟的上,他甚至都敢橫掃目光所致之處!

“殿下,之前匈奴左大都尉率部棄暗投明,其麾下有萬餘人,這事兒您看該如何處理?”韓延年這才想起了自己身邊還有個左大都尉呢,連忙開口說道。

似乎是擔心劉破奴不知道左大都尉的地位,於是又連忙解釋道:“殿下,這匈奴地位最高的便是大單于,其次是各個諸侯王,左右大將,再接著便是左右大都尉了,論地位權力的話,左大都尉是匈奴第四級別的實權人物了。”

劉破奴緩緩的點了點頭,對於匈奴人的這些官職他還真的沒有具體的瞭解過,只知道有大單于和各種王,反正就是太多了,記都記不住。

比如說早就投降了漢朝的金日磾,他爹就是匈奴休屠王。

當然,金日磾投降完全是被迫的,渾邪王因為戰損過大擔心被大單于算後賬,於是便拉著休屠王一起投降漢朝,結果休屠王走到一半越想越不對勁兒,自己的部下損失又不大,大單于又不會殺自己,自己還投降個雞毛啊?

於是休屠王就反悔了,結果渾邪王不幹了,直接就把休屠王給幹掉了,失去父親的金日磾沒辦法,只能跟著其父的老部下一同投降了漢朝。

上百年來的漢匈戰爭,對於匈奴的高層劉破奴也早就見怪不怪了。

而且按照等級來排序也就只能在紙面上看看,實際上是做不得數的。

如果把漢朝也按照等級排一排的話,那就是皇帝,太子,諸侯王,丞相,丞相也不過才排在第四等罷了,可實際上呢?

丞相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職位,你敢去把他當第四等的權臣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