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破奴順著小騾子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位置稍微有些陌生。

不過在看到車師國,卑陸國,且彌國,單桓國之後,瞬間就明白了小騾子說的是哪了。

這幾個國家的南邊一點便是後世的烏市,而烏市北邊的準喀爾盆地又有準東煤礦,再往北的阿爾泰山又有在華夏都數的上的大型露天鐵礦。

即便在後世,這個地區也屬於邊界地區,至於現在,嚴格意義上來說,那裡還是匈奴名義上的控制區。

而工坊的建設又離不開鐵和煤,偏偏這兩樣還是主要原材料,從遠處運輸的話,所耗費的精力和人力是很難想象的。

的確如同小騾子說的那樣,在這兩者之間的位置選擇興建工坊是很合適的。

當然,從實用性上來說,直接將工坊修建在煤礦或者鐵礦旁邊才是最合適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其中一座礦的運輸資源,可以最大化的方便冶煉。

而鐵礦石冶煉後出鐵量不高,若是鐵礦石全部運輸的話,會有大量的運力被浪費掉。

所以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將工坊建在鐵礦周邊,將可以全部投入使用的石炭運過去,然後再將成品鐵運出來。

但問題就在於鐵礦太靠北,更靠北就意味著工作的時間更短。

遭受到外部威脅的可能性就更大,單一的一座鐵礦或許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那在加上冶鐵工坊和其配套的其他工坊呢?

從戰略意義上來說,這一做礦區的戰略價值是遠超一百萬人存在的價值的。

即便外人掠奪不走礦區和裝置,但只要能成功一次,只要掠奪走一些相關的技術人員,就會給大漢帶來巨大的打擊。

冶鐵技術,製造技術,甚至槍械,車輛等等技術都會被他們給拿走。

等他們學會了這些,那時候漢人還能對他們產生碾壓性的優勢嗎?

最理想的地方還是在輪臺附近,那裡接下來會是西域的政治和軍事雙中心,再加上戰略縱深足夠,周圍又有大量的軍隊部署和緩衝,安全性自然是不存在問題的。

可輪臺距離這裡的直線距離大約有一千六百里左右,這就太讓人尷尬了。

劉破奴忽然想到了後世的一件事情,蒙古提出用四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置換在阿爾泰地區一段長度約為四十多公里的山區。

“安排人去實地調查周圍的環境,再找幾個軍隊的將領一起去看看,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考慮只在那裡進行初加工了!”劉破奴想了想,還是安排道。

他沒去過那裡,現在也只能寄希望於地理環境能夠成為他們的天然屏障了。

初加工也好,不加工也罷,只要不是成品運出來,中間都會浪費掉很多的運力和人力。

當然,真要是把礦區安置在那裡也不是件容易事情,最基本的就是人的問題。

小騾子點了點頭,不過這事兒也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武帝禪讓,求我登基】 【】

工坊建在那裡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具體能不能行,還要看軍隊那邊給出的建議。

如果他們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守住,那建了也就建了,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那他寧願把工坊建在更遠的地方,哪怕會多費一些力氣呢也無所謂。

“奴哥兒,你說我這次出來有沒有混到什麼功勞啊?”進了玉門關,工作上的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小騾子開始將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別的方面。

“公費出行,沒問你要伙食費就燒高香去吧,還想要功勞?”劉破奴鄙視的看了眼小騾子,旋即道:“那你自己倒是說一說,你都有什麼功勞?”

“西域南部是在我的帶領下拿下的吧?”小騾子連忙辯解道。

“呵呵,你那個位置我就是栓條狗他也不會做的更差……”

“驗證了礦區總算是功勞一件吧?”小騾子滿頭黑線的繼續說著,合著我的地位就是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