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朕這腦袋嗡嗡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破奴是話糙理不糙,但是這一番話給劉徹帶來的衝擊力也很大。
這已經完全的顛覆了劉徹的思維,顛覆了他的認知和觀念。
愚民政策!
雖然現在沒人這麼說,但是朝廷這幾十年來一直都在執行的,不正是愚民政策嗎?
如果不是靠著儒家大力的忽悠,劉徹又怎麼可能獲得如此高的聲望,劉徹的大復仇思想又怎麼會順著這股聲望傳遞下去,讓所有的百姓都能接受?
大漢能有今天,儒家功不可沒。
但是現在劉破奴卻告訴自己,愚人最終將會愚幾,倒黴的最終還會是他們老劉家。
但是……
“倘若人人都為讀書賺錢,每日只想著怎麼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家國情懷又當何論?”劉徹很是認真的看向劉破奴。
現在的政策他不想去評判,好也罷,壞也罷,他都是現實,他都是有功勞的。
劉徹現在就想知道劉破奴心中的畫面,會如何去面對一些問題。
“你要儒家那幫人是幹啥吃的?這不正是他們最擅長的方向嗎?”劉破奴鄙視的看了眼劉徹,別說你糟老頭子沒想到這一點啊,反正我是打死也不信的。
“儒家?”劉徹有些被劉破奴的腦回路給搞暈了。
一邊罵著儒家,一邊又讓他們去幹活,而且還是那麼重要的活,你小子腦子裡到底是咋想的?
“對啊,儒家人的嘴皮子玩的那麼熘,讓他們飛起來就是兩個我也不是他們一個人的對手,放著這麼優秀的拱火專家你不用,想啥呢?”劉破奴沒好氣道。
“拱火專家?”劉徹徹底的懵逼了,這都是特孃的什麼虎狼之詞啊?
“接下來朝廷要打造的是一個國家的信念,是一個民族的信念,要把以前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全部都讓他們自發的認為他們就是這個國家,就是這個民族的子民。”
“想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其實也很容易,說白了就是樹立一個民族自豪感的概念就可以了。”
劉破奴開始認真的掰扯著這個話題,雖然有些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感覺,但是現在的劉徹還沒有真正的提起這個概念。
從某些方面來說,漢武帝的確很牛逼,因為他的一生算是為大漢破了冰,開啟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但是因為晚年的一些昏庸行為,並沒有好好的穩固住這些成果,反倒是讓大漢倒退了不少。
所以說漢武帝這一生的確是打出了漢人的骨氣,為民族觀念的樹立走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但真正提出這個概念,真正穩住這個成果,並且將其發揚光大的,是漢宣帝劉詢。
也就是說,漢宣帝時期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之前在這條路上大漢已經走了幾十年的時間,兩代君主用了百年的時間才徹底的樹立起了漢民族這個概念,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民族概念。
而歷史有時候就是那麼的操蛋,漢民族,漢族這個概念是漢朝人自己提出來的,但是漢人這兩個字,卻是匈奴人和西域人叫出來的。
讓他們叫出漢人這兩個字並不是因為打內心深處的尊敬,而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一個百姓在邊境放牧,被異邦人給欺負了,朝廷立即讓對方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覆,對方若是不肯,朝廷便立刻出兵蕩平對方國土,讓其徹底亡國,甚至是吞併對方的國土。直到我們的百姓敢一人叫板他們數萬軍隊,而對方卻不敢踏出一步為止!”
“一個百姓在邊境交易中被對方給騙了,朝廷立即責令對方數倍返還,對方若是不還,就出兵狠狠的收拾他們。直到雙方剛一見面,他們就會主動的報出最真實的價格,而我們根本不需要去懷疑這個價格是否有詐為止!”
“當異邦畝產只有一石半糧食的時候,大漢的子民畝產卻能達到三石,甚至是四石五石。”
“當我們一個人就能耕種數百畝地的時候,異邦還在用著最古老的耕種方式。”
“當我們錦衣玉食的時候,異邦還在為了基本的溫飽而愁眉苦臉。”
“當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敢欺負我們,哪怕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漢子民,直到他們不但不敢欺負,還會擔心我們的百姓在他們境內被欺負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