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滿臉鄙視的看著劉破奴,然後努了努嘴。

瞅瞅!

走過的路過的都來瞅一瞅!

這特孃的說的還是人話嗎?

什麼叫下一次收拾北線的時候一塊把匈奴人給收拾了?

匈奴人要是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容易收拾,朕還用得著去打一輩子嗎?

真以為朕這一輩子就是為了打仗而打仗的嗎?

還有,你把話說的這麼輕鬆愜意,讓朕這張老臉往哪放?

咋滴,之前跟劉據對比的時候你小子還不過癮,現在是想跟朕也比一比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朕還怕了你小子咋滴?

“為什麼要放在下一次?雖然新軍耗費的資源比較多,但目前這個階段卻基本上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活,這種規模的戰爭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是完全支撐的起的。”

“要朕來說啊,這反正也動兵了,攤子已經鋪開了,要打就狠狠的打,要打就一次性打個夠,打他個出其不意,打他個生活不能自理,只要能徹底蕩平匈奴人對大漢的威脅,以現在的生活水平大漢百姓在艱苦上幾年又有何妨?”

“咱們就用這幾年的艱苦生活,換將來數十年,數百年的安穩生活,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也是很值得的!”劉徹一臉挑釁的看向劉破奴,讓你小子給朕裝逼,有本事你接著裝,看朕怎麼收拾你!

雖然嘴上鬥著氣,但劉徹心中還是門清的很,也理智的很。

新軍雖然訓練任務進行的不如人意,但是強大的火力已經充分的展現了出來。

即便檢驗這道程式出了差錯,不知道新軍的上限在哪裡,但是在投擲車的支援下,新軍的下限已經被確定了。

直接用卡車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起來,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禦陣型,高約一丈的高度是匈奴騎兵永遠也無法逾越的高度。

上千輛卡車組成的軍陣,就好比是漢軍忽然在草原上築起了一座城池,而且還是鋼鐵組成的城池。

加上燧發槍,手榴彈,投擲車,在這種配置下,匈奴人只要敢來,那漢軍就有能力讓他有來無回。

這一路上劉徹對新軍的深入瞭解,加上西域那邊傳來的一些戰報,讓劉徹對新軍的戰鬥力和防禦力認知有了極大的提升。

這也同樣讓劉徹看到了新的希望,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劉破奴曾經跟自己吹過的牛逼,他竟然實現了……

最最重要的是,鋼鐵雖然很重要,但是就目前來說,大漢唯一需要大量用到鐵的也就是新犁的製造,如果立刻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話,必然會影響到新犁的推廣計劃。

在一個就是用拖拉機取代耕牛的技術更新計劃,但是說一千到一萬,這些還是值得的。

以往的戰爭有那麼多人反對,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戰爭需要抽調大量的青壯,青壯都被抽調走了以後,就沒有足夠的人口用來耕種了,糧食的產出減少了,人口的數量減少卻跟不上糧食減少的比例,一年可能忍一忍也就過去了,可戰爭一旦持續個兩三年,糧食危機就會開始爆發。

糧食危機一旦爆發,那麼新一輪的人口銳減就不可避免了。

大漢剛剛立國的時候,人口不過兩千萬,經過文景二帝的文治之後,到劉徹接手的時候人口數量已經劇增至將近五千萬。

而如今劉徹繼位二十餘年,大漢的人口數量已經驟降至三千多萬了。

保守估計,這二十多年內的人口總數減少了差不多一千五百萬左右,你以為這就完了?

並沒有,因為在漢武帝去世的時候,大漢的人口數量已經基本與大漢建國的時候持平了。

而真正死在漢匈正面戰場上的人才有多少?

三五十萬也就頂天了,可因為這場戰爭而死的人那就多了去了。

所以有人說漢武帝是窮兵黷武,歷史上對他也更是褒貶不一,頗具爭議。

但不管歷史如何評價,劉徹對於戰爭的嗅覺始終還是極其靈敏的,該出手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停手的,而該停的時候,他也絕對不會繼續出手。

如果是三五年前,劉徹或許還要考慮一下要不要利用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