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破奴的話讓眾人不由一愣。

不得不承認,這話的確讓人聽著就覺得挺舒服的。

只是大漢真的有實力跟任何人說不了嗎?

仔細的回想一下的話,好像是有的吧?

地表最強的匈奴人都被大漢打到了西域,雖然大漢損失也不小,但最先扛不住的是匈奴人。

而敗軍之將匈奴人到了西域之後,又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拉著西域諸多小國一頓胖揍。

至於其他的國家,不提也罷,現在好像真的找不到任何一個能跟大漢相提並論的勢力了。

當然,匈奴還沒有被徹底打崩,漢朝只不過是把匈奴人給打疼了,打的他們不想再去跟漢人正面交戰了,即便是交戰,也要將戰場拉到更遠的地方,要讓漢軍因為補給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肆無忌憚的長期作戰。

“韓延年,軍隊備戰情況如何了?”劉破奴眼神忽然凌厲了起來,看向韓延年問道。

“回殿下,部隊已經完成了基礎整訓,只是在戰術方面尚缺乏磨合訓練,如果出征的話,可以在行軍途中加以磨練,也可以在實戰中檢驗一下我們的戰術!”

“裝備方面的話,槍械不缺,甚至還有足夠數量的替換槍械彈藥,火力支援車雖然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數量,但火力支援車的火力足夠強大,加上我們的中近距離的火力很強大,所以這部分空額倒是可以不急著裝備。”

“但是車輛方面目前還欠缺四百餘輛,如果湊一湊的話,現有的車輛倒是能夠運載兩萬人,但是部隊所攜帶的後勤補給數量就必須要相對應的減少了。”

“根據跟隨陛下出巡的部隊反饋來看,如果不能補足缺額車輛的話,部隊的作戰半徑大概只有五百里左右,如果不考慮返回,一次出征在沒有補給的前提下,大約能夠支撐兩個月左右。如果戰鬥強度太大的話,需要考慮多帶彈藥而減少糧食的攜帶數量,大約只能堅持一個月。”韓延年如實的彙報著。

兩萬人的吃喝可不是什麼小事兒,一個士兵一頓飯就按照半斤來計算,那麼兩萬人一頓飯的消耗就是一萬斤,一天就是三萬斤。

而按照一臺車標準運載十名士兵,每名士兵的體重一百多斤,這就是一千三四百斤,再算上裝備,後勤物資什麼的,他們雖然沒有試驗過,但是跟著皇帝出巡的部隊卻試驗了。

車壞在半路的不知道有多少臺,這才總算是摸到了一些經驗,一臺車搭載的重量在不超過四千斤的前提下,車輛損壞的速度是可以在接受範圍內的。

按照這麼算的話,少了這四百臺車意味著什麼?

如果是在戰時,後勤補給不能確定的情況下,部隊會對口糧進行壓縮,在不影響戰鬥力的前提下,基本上兩臺車裝載的糧食就夠全軍吃上一頓的了,一天三頓飯不過是六臺車而已。

光是少的這四百臺車,就讓兩萬大軍少了六十六天的戰鬥續航力。

這筆賬還是很好算的,沒有一丁點難度可言。

“多久能補齊?”劉破奴轉頭看向了小騾子。

對於車輛,劉破奴只會嫌少而不會嫌多,雖說新軍不是李廣利帶的軍隊,就算不考慮能不能在西域獲得糧食這個問題,他也得考慮一下彈藥的消耗問題。

這玩意兒在現在就是唯一的,除了在大漢,除了在長安,根本就沒有補給的地方。

所以劉破奴是寧願讓部隊多帶一些彈藥,也不願意讓他們多帶糧食。

畢竟西域城郭那麼多,缺糧了隨便攻下一座城就行了,再不行的話就去找匈奴人打一仗。

攻城器械什麼的都是浮雲,火力支援車是幹啥的?

一炮轟不開城門,那就兩炮,兩炮不行就四炮,就西域那點跟玩似的城池,不是劉破奴看不起人,他能在新軍的炮火下堅持半個小時,劉破奴都會親自跑過去稱讚一聲真勇士!

“二十天吧……”小騾子想了想。

造車的工坊這幾個月來一直都在擴產,如果是普通的車輛,一個月造個六七百臺努努力也是差不多的。

但是新軍的車輛要求比較多,各種防護措施都要上,所以製造的速度也就相應的慢了不少。

按理說是需要一個月才差不多的,但小騾子很清楚劉破奴等不了一個月,想了下,如果加班加點的造,二十天的時間應該也能勉強做到。

“不行,時間太久了!”劉破奴搖了搖頭。

劉破奴單獨劃出了戰略儲備倉,在新軍軍營記憶體儲了一座巨大的煤山,兩萬人的新軍,槍支一共卻裝備了三萬支,彈丸一千萬顆和配套的火藥顆粒。

自己廢了那麼大的勁兒,不就是為了打造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