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拉出去就是無敵的代表(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新軍,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兵種士兵,槍兵不一定只會開槍,拿著長槍漢劍他也照樣能下來當步兵。
步兵同樣也不僅僅只是步兵,關鍵時刻拿起槍也同樣可以當槍兵來用。
再對新軍的訓練當中,劉破奴的要求便是職責多元化,一主多副。
一個戰鬥班組十個人,基層編制跟漢軍一模一樣,劉破奴並沒有在這上面下太大的功夫。
五人一伍,一個伍長四個兵,十人一什,一個什長一個伍長帶著八個兵,什長也兼任了一個伍長的角色,說白了就是從兩個伍長中選出一人擔任什長來負責指揮這兩個伍的戰鬥。
十個人配備了八杆槍,三根長戈,十把漢劍。
防守作戰時七名槍兵在車上,利用車輛自身作為掩體居高臨下進行射擊。
一名步兵持槍趴在車後方,透過兩個輪子之間對敵人的下部進行射擊,若是敵人抵近時則轉換為投擲兵。
炮彈都有了,規格稍微小一些的手榴彈能不安排嗎?
一個班雖然配備一個投彈手有點少,但是作為近距離的活力補充也是足夠用的。
況且這個是專職的,在敵人抵近以後,尚未衝到車輛前方的時候,另外兩個步兵也會兼職投彈手,抵近以後則會轉換為步兵準備防禦敵人透過縫隙鑽進來。
兩個人躲在卡車後面防禦基本上是足夠用的,若是用長戈的話,基本上腳下步伐都不用動一下,只靠著揮舞手中的長戈就能無死角的覆蓋整個卡車範圍。
火槍,投擲兵,再加上兩名步兵的配置,基本上可以確保在雙方兵力沒有巨大差距下,同等兵力下無敵的局面。
而在更遠一些的距離上,還有火力支援車這種近乎瘋狂的攻擊手段。
投石車的投擲距離有限,很難滿足劉破奴的需求。
所以工匠們選擇參考了床弩的設計理念,或者說乾脆在經過一些關鍵技術的改進以後,就直接把床弩直接給搬上了卡車,只不過是在炮彈身上下了些功夫而已。
炮彈並不是圓形的,而是跟弩箭一樣的形狀,長度大約七十公分,頭部跟箭失的頭部一樣,倒不是指望它能世界殺死人,而是為了方便輔助飛行,直徑約莫不到五厘米,尾部加入了一根改進過後的導火索。
確保點燃後能夠保證在十秒後爆炸,而十秒的時間也足夠床弩將其投送到三四百步以外的地方,甚至角度調整好的話,發射到五百步以外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問題。
雖然很古老,但是卻很有效果,一個火力支援組配置七人規模,其中三人平時啥事兒不幹就負責上弦,一個人負責將炮彈放到軌道上,兩個人負責搬運準備炮彈,指揮長負責調整角度和點火。
事實上一旦開打,基本上不需要調整角度,他們的目標就是遠端目標,從遠處就開始對敵人進行殺傷,降低前方步兵所承擔的壓力。
甚至毫不客氣的說,這個配置放在現在已經就是無敵的配置了。
就算是精銳騎兵,也只能衝到近前等著被屠殺,而想要打敗這支部隊,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只有人海戰術。
只能趁著開槍後需要重新裝填的這個空檔期突進,然後殺上卡車跟槍兵進行近戰。
但是對於這種情況不管是劉破奴也好,還是後知後覺的韓延年,都意識到了,並且在經過實驗過後,對此做出了相應的部署。
兩排卡車並排戰,組成一個超寬的掩體,同時兩個什會聚在一起,一共十六杆槍分為四個梯隊進行輪換射擊,這樣可以做到無縫銜接,槍聲不停,而兩個什的四個步兵則兩人負責防禦近戰,兩個負責投擲手榴彈。
這麼做唯一的缺點就是防禦的面積減小了,但同樣的,這個車陣組成的鐵王八毫無疑問的更像是一個鐵王八了,而且還是渾身上下長滿了刺的鐵王八,任你一口鐵齒銅牙,也找不到任何可以下口的地方。
火力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劉破奴一點也不擔心。
現在需要驗證和解決的就是作戰半徑以及補充戰術這個問題。
劉破奴對於新軍當然是有信心的,但是隻是他有信心沒有用,他也得給別人看一看,讓別人也有點信心。
李廣利在明年肯定是要傳回戰敗的訊息的,劉破奴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劉徹在哪裡晃盪?
而他問劉徹要兵權,其實也是包含著一些私心的,不管那個時候劉徹在哪裡,只要他在三天內無法趕回長安,那劉破奴就有把握在劉徹趕回來之前把軍隊給派出去。
時間漸漸的往後推移,正式的來到了太初元年(前104年),正旦大朝會還是一如既往的無聊,唯一不同的就是劉徹宣佈了他接下來要出巡的事情,同時任命劉破奴監國,全權處理一切軍政要務,甚至將虎符交給了劉破奴,宣佈了他有權調動十萬人以下的軍隊來應對急事。
除此之外便是宣佈了劉破奴將在九天後完成大婚,這個決定大臣們倒是一點也不意外,雖然他們對於劉破奴為啥還不娶妻感到很意外。
而在場的眾多大臣當中,也就是霍光勐的鬆了口氣。
總算是嫁出去了,好歹沒讓劉破奴給毀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