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發槍並不是最好的,但卻無疑是最適合大漢現在的實際情況的槍械。

雖然製造成本要比火繩槍稍微高上那麼一丟丟,但是製造的難度卻並沒有提高多少,更重要的是,燧發槍要比火繩槍用著更方便。

如果真的搞出了定裝彈藥,直接一步到位的話,那擺在劉破奴面前的就會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槍管必須要用高強度的鋼材,同時需要考慮鏽蝕的問題,而且必須要是無縫鋼管。

利用發動機自制一套車床系統倒是沒什麼問題,可生產的效率和技術要求又會被提高不少,而且現在也很難找到這麼多相對應的人才,換而言之,現在的大漢技術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部隊所需。

反倒是燧發槍就不一樣了,燧發槍對於槍管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有條件的搞個鋼製的槍管,沒條件的弄個鑄鐵的也能湊活,而且可以直接採用鑄造加上後期打磨槍膛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甚至如果技術到位的話,就連後期的打磨也都可以省略了,因為燧發槍對於槍膛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誰讓這玩意兒靠的是範圍殺傷,而不是精確射擊呢!

槍械的量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現在看起來是成功了,可後面還需要經過大量的試驗來保證他的可靠性。

所以劉破奴讓他們再做十把同樣的槍用來測試,而這一次的測試可不是隻看能不能打響這一項了。

要測試打火裝置的極限資料,這之中又包含了各種複雜環境下的測試。

總體的測試流程跟後世大差不差,雖然沒有後世那麼精細,但是等到測試完成之後,起碼要知道這把槍的有效射程是多遠,最大的射程是多少,多少步以內能夠保證射擊準度,射擊多少次以後槍管出現磨損加劇影響射擊精確度,以及開幾次槍清理槍膛最為合理等等一系列的資料。

可別小看了這些不起眼的資料,有了這些以後,部隊在使用的時候就會按照要求來操作,該保養的保養,該更換的更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保證戰鬥力。

……

從劉破奴提出要組建新軍已經過去兩個月的時間了,韓延年也跟在劉破奴身邊晃盪了兩個月,當了整整兩個月的光桿司令。

李陵更是每日無所事事,情緒低落到每日只能借酒消愁。

好好的騎都尉不讓幹了,讓自己去當一個藍田縣尉,當縣尉就當縣尉吧,可當了沒幾天就讓自己去當蜀國國尉去了。

可謂是一步從天堂跌落地獄,緊接著又從地獄回到了天堂,李陵也算是來了個地獄一日遊。

本以為當了蜀國國尉就可以募兵訓練了,可結果讓李陵滿肚子的鬱悶。

自己那國尉當的是個啥?

就因為沒有跟陳中保持一致的意見,決然徵兵訓練,結果就被告了狀,再然後自己就被撤職調回了長安。

對於一心想要去戰場建功立業的李陵來說,這一年來的經歷是他所無法接受的,這完全就是在浪費生命。

而數次找到劉破奴表明態度卻始終沒有得到回應,這也讓李陵的心情更是跌到了谷底,以至於李陵不得不在內心深處開始對劉破奴產生了抱怨。

而今日劉破奴忽然將李陵和韓延年兩人叫了過來,李陵雖然姿態足夠的恭敬,可實際上卻並沒有太把劉破奴放在心上。

劉破奴這一年來對自己的態度,讓他感覺到了有些寒心。

李陵很想逃脫劉破奴的控制,可現在劉破奴是太子,將來是要當皇帝的,除非劉徹能夠再換一個臺子,不然自己幾乎是無路可逃,不管怎麼逃最終還是逃不出劉破奴的手掌心。

“憋了這麼久都著急了吧?”看著面前的兩人,劉破奴宛若什麼也沒發生過似的問道。

“殿下欲要組建新軍,各項制度和操練方法都需要重新整理,等一等也是應該的……”韓延年很是老實的回應道。

“嗯……”李陵不痛不癢的點著頭,似是同意韓延年說的,也似乎是在回應劉破奴他真的等急了,甚至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李陵的不滿劉破奴是知道的,即便沒有派人去深入調查,劉破奴也能從李陵的前後態度中察覺出來。

李陵的確是個人才,不論是現在的表現,還是歷史上的表現,都能證明李陵的才能。

但是李陵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心態,或者說是因為他的家世,因為他成長的太過於順利,所以導致了他的悽慘結局。

一個人想證明自己是沒問題的,但是為了證明自己而陷入一種瘋狂的境界,那是要出大問題的。

劉徹將李陵調到藍田擔任縣尉,未免沒有磨鍊他的意思。

後面又單獨放任他去擔任蜀國的國尉,同樣是磨鍊他意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