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能信你的話才特麼出了邪呢!

你特麼幫劉據說了那麼多話,表面上看的確是挺在意你這個大哥的,前提是別說後面這些話。

實際上你小子就是為了給他下個套,為將來的削藩做準備呢。

“削藩是不容易,高祖皇帝告訴我該削的就絕對不能手軟,祖父告訴我凡事不能優柔寡斷,父皇您則告訴我要以彼制彼!”劉破奴微微一笑,一臉澹定的說著。

劉邦對他的那些老部下可沒留什麼手,他知道不收拾他們的話將來遲早會禍害到自己的子孫。

所以不管他們有沒有問題,就是沒問題也要找個問題來把他們幹掉。

就算自己背點罵名又能如何?

最起碼自己的子孫可以坐穩這個江山了,將來子孫不能說自己把問題和麻煩都留給了他們來解決,起碼自己是個合格,並且優秀的老祖宗了。

先帝劉啟也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危害,並且採納了晁錯的建議削藩,可七國聯合起來以清君側的名義來進攻朝廷,劉啟竟然稀里湖塗的真相信了他們是來清君側的,認為只要殺了晁錯他們就會退兵。

結果優柔寡斷之下殺了晁錯,結果七國看到皇帝竟然慫了,這肯定是朝廷空虛,打不過他們才慫的,這還能忍?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優柔寡斷的劉啟也並不是沒有一丁點亮點的,起碼他在這件事情上陰了梁王一把,直接把梁王推到了前線去跟七國拼命,朝廷的軍隊坐山觀虎鬥,等差不多了直接上去清場,結果七國之亂平了,梁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威脅朝廷。

劉徹的推恩令就是將削藩的矛盾轉移到諸侯王的內部,你不同意?那就先去問問你兒子幹不幹再說。

劉破奴是認真研究過漢朝這三次削藩活動的,也看出了每一次削藩的手段都在不斷的進步,自己若是繼了位,不削藩自然是不用多說,可若是要削藩的話,那就必須要在前面三次削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不然豈不是顯的自己這個皇帝太沒水平了?

“所以啊,我打算把削藩的手段改進一下,一手飴糖一手大棒,到時候飴糖給我吃,其他人要是聽話的話也可以給他們吃,要是不聽話的話,那就把大棒直接砸上去,這世上就沒有什麼是一棒子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那就再來一棒子……”

劉徹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了笑容,原來這小子打的是削藩的主意啊。

這可是歷朝歷代,每一個皇帝都想幹的事情。

只不過有的皇帝雖然想幹,但條件不成熟,沒辦法幹這種事情。

但毫無疑問的是,每一次削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

雖然劉破奴嘴上說的輕鬆,但劉徹依然很高興。

起碼這小子在還不是太子的時候就敢想著削藩的事情了,提早了這麼多年準備,加上這小子猴精不肯吃虧的性格,等他動手的時候,那些諸侯王一定是招架不住的。

同樣的,削藩並不能一味的只去講武力,也得讓人看見點放棄抵抗的好處,不然人家憑啥把自己的權力心甘情願的交給你?

先樹立個典型給別人瞅一瞅,若是按照之前的勢力分佈……

劉徹略有深意的看著劉據,朕之前可是說要把整個膠西郡都封給劉據的,劉據接下來會成為大漢最大,實力最強的諸侯王。

若是連劉據能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援並且接受,那起到的影響作用的確會很大。

感受著劉徹的目光,劉據可謂是滿心的苦澀,他知道劉破奴比自己想的更遠,該下手的時候也絕對會比自己更狠心。

如果是以前,他會認為這是劉破奴為了救自己而臨時想出來的辦法。

但是現在,他意識到了削藩的事情劉破奴是早就在思考了,現在不過是藉助削藩來幫自己。

先別管以後如何,起碼只要自己服個軟,表個態,自己依舊會是膠西王,依舊會是大漢唯一一個擁有一郡作為封地的諸侯王。

雖然還是有落差,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一個平民身份比起來,跟觸怒了皇帝比起來,現在這個結果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好像也沒啥能不能接受的了,對於劉據來說,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平民,或者接受支援未來的削藩。

本來是不用這麼急的,可是誰讓自己稀里湖塗的就這麼跳出來了呢?

這下好了,直接撞上了槍口,就這麼把自己給送了上去,劉破奴不趁機宰一刀都對不起自己這番辛苦。

“父皇,兒臣願意配合,只是……”劉據忽然頓了一下,看了眼劉破奴。

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麼,但今天的確是幫自己解了圍,自己雖然魯莽了一些,但初衷卻沒有錯。

劉據深吸了口氣,道:“兒臣希望父皇能夠嚴查此桉,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