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還真是……”

聽著王武的彙報,劉徹不由得嘆了口氣,滿臉的無奈。

隨意道:“朕說要背這口鍋,那小子死活不同意,結果朕點了頭他反手就把鍋給扣在朕身上了,他啥時候才能要點臉啊?”

“陛下,大王背的是大鍋,您背的是小鍋……”王武小聲的解釋著。

“什麼大鍋小鍋的,小鍋難道就不是鍋了嗎?”劉徹沒好氣道。

不就是一口鍋嘛,只要有效果,揹著也就揹著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再說朕又不是沒背過,朕替那小子背的鍋難道還少嗎?

當然,罵歸罵,生氣是不可能的。

就憑劉破奴幹出的那種事兒,這口鍋劉徹就背的心甘情願。

用那二十多人的俸祿,收買了一大批人心。

安排職位?

若是把他們送入宮中雖然不難,但多少要欠下一些人情的,雖然沒人趕去找他要這個人情,但既然做了,你就得記著點人家的好,不然這路是走不長的。

但是那小子卻把人都給忽悠去了工坊。

工坊那是什麼地方?

那本來就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地方,就算劉破奴不安排他們進去,接下來也依舊是要招人的。

被劉破奴這麼一番操作,接下來可以少招幾個人,還能讓他們多拿點錢,老老實實的在工坊幹活。

雖然他們死了親人,但接下來每個月他們都能拿到一筆變相的補償,而且還有了穩定的收入。

所以,原本應該對劉破奴或者劉徹帶有一些恨意的工匠家屬,此刻非但沒有了恨意,還因為劉破奴那誠懇的態度表示願意效忠。

雖然他們的效忠不值錢,但是卻能帶來一定的影響力,能為劉破奴帶來無形中的口碑,這玩意兒可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東西。

想想劉據那個天天被人忽悠的玩意兒,再瞅瞅劉破奴這個明明自己做錯了,還能把人忽悠的對他感恩戴德的損樣,這人還真是不能比,越比越是氣人……

“那個紙到底是什麼情況?那小子的話朕現在最多也就相信一半,多一個字朕都懶的相信……”對於工匠後事的處置劉徹很滿意,於是便將目光放在了他最在意的紙上面。

劉破奴雖然沒有提,但劉徹那敏銳的嗅覺還是聞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操作。

紙不僅僅只是寫作和閱讀方便這麼簡單,同樣的,因為簡單,也讓他具備了更強的傳播能力。

到時候遣使帶著寫在紙上的國書走訪各國,單是想想他們看見這玩意兒有多震驚就讓人覺得興奮。

在劉徹看來,這同樣是展示大漢實力的一種體現。

他要讓這些人見到,要讓這些人接受,要讓這些人習慣,還要讓這些人離不開,從而從多方位的控制他們。

“陛下您只信大王一半的話,那大王對您說的也只有一半的價格……”王武心中一陣媽賣批的開著玩笑道。

這對父子還真特孃的絕了,老子只信兒子一半的話,結果兒子就對老子說一半的實話,倆人搞的跟商量好了似的,真真就一點折扣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