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這也不是個安份的主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徹壓根就沒有想到,一不留神的,劉破奴那小子竟然又給他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
沒有人比劉徹更清楚鐵水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冶煉方式將不會成為限制大漢生鐵產量的主要因素,最大的因素已經轉變成了開採礦石的速度。
等於是劉破奴憑藉著一己之力,將大漢面臨的一個不可能輕易改變的困難,變成了一個只需要增加人手就能改變的局面。
番茄免費閱讀
無論軍事還是農業,大漢都將因此而受益。
儘管劉徹已經想到了接下來的所有可能,可他終究還是無法真正的體會到鐵水能為大漢帶來到底多少的好處。
好比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各國以鋼鐵的產量來排序強弱一樣。
劉徹越想越覺得興奮,一旦將曲轅犁全面推廣,劉破奴怕是要拿著麻袋去收割民心了,擋都擋不住的那種。
至於劉據?
人倒是一個好人,可也就僅僅停留在嘴上而已,雖然有部分百姓因為太子而受益,但是跟劉破奴這種實質性的好處相比較起來,還是有些太不夠看了。
劉徹為了讓事情看起來自然順暢一些,所以便直接帶上了三公九卿一起前去觀摩。
同時還帶上了司馬遷,對於司馬遷要寫史記這事兒劉徹還是挺支援的,所以司馬遷基本上除了走訪徵集史料以外,大多數時間都陪在劉徹身旁。
正是因為這份支援,晚年時期的劉徹在看過了司馬遷的史記之後,才會憤怒的說出那句話。
史記不能作為國家的正史,就當是你的一家之言吧!
得虧這個時候的劉徹已經漸漸的醒悟了過來,若是按照先前的脾氣,在看過史記之後是絕對會下令焚燬,然後將司馬遷誅族……
當得知皇帝要他們一同前往藍田的時候,宗正任安的心情便難以平靜了起來。
作為華夏有史以來,第一個以非皇(王)族身份的宗正,任安雖然深得皇帝信任,但身上的壓力也還是挺大的。
皇帝看好白搭,讓他一個非皇族出身的普通人去管理一幫皇親國戚……
說句不好聽的,若是不矜矜業業,小心翼翼的過好每一天,可能卸任宗正的那一天就是他的忌日!
“太史令,你可知陛下讓我們去藍田所為何事?”任安小心翼翼的問著,他與司馬遷早年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時也為司馬遷的史記提供了大量的珍貴素材。
不少關於皇親國戚的一些內情,都是由任安幫忙查證,或者乾脆就是任安直接告訴他的。
“陛下不是早就把這事兒交代給你了嗎?”司馬遷輕輕一笑,他也不敢確定,但還是將信將疑的說道。
皇帝在宮中可以隨意的帶著自己,但出宮的時候非是大事兒,否則是能不帶就不帶。
上次司馬遷跟著皇帝去了一趟長安城外的莊子,在那裡第一次見到了劉破奴。
當看到兩人的交流方式之後,司馬遷便滿臉的震驚,回來之後便將此事記載了下來,為了求證還找到了任安。
本來這事兒是需要絕對保密的,但當任安聽說皇帝已經帶著司馬遷去見了劉破奴,並且毫不避諱兩人之間的關係之後,任安也就基本上跟司馬遷坦白了。
雖然沒有說的那麼詳細,但也還是給了司馬遷一個確定的訊息,兩人之間的關係,現在來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論證一個皇子的身份,這事兒可不是大家說他是他就是,這年頭也沒有DNA這種高科技手段。
為了這事兒任安沒少安排人出去調查,也沒少翻閱宮中的資料記載,更是根據劉徹提供的訊息,按照他們母子倆當年的路線和時間,沿途逐個的去查閱記載。
即便是這樣,也還是不夠。
得虧當年跟在劉徹身邊的侍衛回來以後跟負責編寫起居注的官員提了一嘴皇帝在廣陵連寵一女近兩月,還特意囑咐未曾間斷一日。
侍衛也不是什麼未經世事的小男人,但是當時走的急,加上皇帝報了一個假名字和地址,這就讓打算提醒皇帝的侍衛瞬間將話給硬生生憋了回去,於是就只能回來之後跟編寫起居注的官員提上一嘴,讓他們自行去了解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