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詭譎(請繼續訂閱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京!
儲君之爭後,留在漢中的姜紹收到姜維提前發來的書信。朝廷已經下詔召自己回京,漢中前線軍務將交由董、張、廖三將負責,其中以輔國大將軍董厥為主。
很明顯,在確定魏國再無大規模入侵的跡象之後,鞏固好朝堂權勢的外戚一方很不放心姜家人留在漢中軍隊中,不管是久掌軍權的大將軍姜維,還是在軍中風頭正盛的自己。
隨後接到詔書的姜紹可沒有像姜維那樣擁兵自重的資本。
明知這是朝中有人不想自己染手漢中軍權,卻也只能在心底暗罵一句牝雞司晨後,老老實實交接軍務,辦完自己的事情後帶領心腹和親兵奉詔返回。
當下這種微妙的政治形勢,就是個“首禍者死”的大坑,姜維也在書信中反覆叮囑他不要輕舉妄動,姜紹自不敢當出頭鳥,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以免被朝中有心人抓住把柄後當雞一樣給宰了。
只是一入京,姜紹還是覺得自己之前把朝中的事情想得簡單了。
他的這一趟回京境遇與之前的完全不同,渾身彷彿投入深不見底的潭水之中,真切感受到漢宮內外波譎雲詭的政治氛圍。
表面上,立下大功的姜維、姜紹父子名列朝廷論功行賞第一位,宮中賞賜的金帛財物遠超規格。
朝廷除了給位極人臣的姜維的食邑繼續增加戶數外,還要蔭其子,授予姜述朝中官職,只是被大將軍姜維以幼子姜述年紀尚小、名德不顯等理由堅決推辭了。
而之前已經被授予輔漢將軍的姜紹,這次回京索性被朝廷封了亭侯,連帶著賞賜了良田美宅,火速享受了一波封侯拜將、富貴逼人的殊榮。
更重要的是還得到了漢家天子的賜婚,經過姜、張兩家家長的事前磋商,姜紹與張苞之女的婚事大體也定了下來。
得知這樁聯姻後,後知後覺的姜紹總算是明白過來之前天子劉禪在榻前以及虎賁中郎將關彝宴會的種種行為。
實際上,被解除軍權後的姜維、姜紹二人更像是被明升暗降,困在了都城的浮名虛利之中。
多年來戎馬征戰、落下一身病痛的姜維乾脆居家養病、閉門謝客。
正值壯年、有關任命卻渺無音訊的姜紹也只能有樣學樣,在家侍奉雙親,帶著姜述讀書習武,對外則擺出一副修身養性、淡泊明志的模樣。
虎賁中郎將關彝等之前一班熱絡的勳貴子弟彷彿嗅到了什麼氣息,也異常地少來走動,每日姜家的府邸車馬稀少、門可羅雀。
眼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柳隱、句安、蔣顯、文立等一批在外抵禦魏國入侵作戰中立下大小功勳的文武先後回朝,或晉升官職,或封侯增加食邑,紛紛在朝中都有了明確職務。
只能縮起頭來,過著平靜日子的姜紹開始有些沉不住氣,內心忍不住生出陣陣焦慮。
倒不是他一心汲汲於名利權勢,只是經過此番魏國伐蜀的戰事,他手下已初步聚集起了一小股班底人馬,目前來看雖然尚不成規模,但勝在如日初升、朝氣蓬勃,未來大有可期。
可要是作為核心的自己久困都城、再無寸進,那不僅對軍中的徐遵、範周等將佐的影響力會持續下降,而且李毅、何攀這類剛發掘提拔的蜀地世家子弟也會離心離德,先後脫離自己,各奔前程而去。
就在姜紹彷徨煩躁之時,黃門侍郎陳裕一封赴宴的請帖送到了他的面前。
···
陳府內。
“子復,來,再飲一杯!”
身著寬袖大衣、紮了簡單髮髻的陳裕十分熱絡,向宴會上唯一的客人姜紹殷勤勸酒。
席上的姜紹頗為豪爽,也不推脫,舉杯回敬,又滿飲了一杯美酒。
身陷政治漩渦、無人問津的姜紹對陳裕的邀請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應約前來赴宴。
出人意料的,這陳府的宴會竟只邀請了他這一個客人。按照陳裕的說法,這不足為怪,今晚本來就是自己專程為姜紹接風洗塵而設下的酒宴。
姜紹內心對這套說辭不太相信。但藉此契機,兩人私下單獨交談相處,又在陳裕的陪同下參觀了他收藏的奇珍、樂器和各類古籍圖書,這倒使得姜紹對陳裕認識更加全面,個人印象也有了不小的改觀。
不成想,這陳裕還是個家財豐裕、多才多藝的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