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君臣(第2/3頁)
章節報錯
“魏強而漢弱,以相父之才,舉全蜀之力幾遭北伐,徒然無功,中興之事談何容易。”
“陛下。。”姜維察覺劉禪有反對出兵的跡象,大驚失色,顧不得悲傷流淚了,連忙想要勸阻。
但劉禪再次搖手,讓他稍安勿躁,自己調整氣息繼續說道:
“朕無大略,亦無中興漢室之才能,憐惜蜀中黎庶婦孺,不忍忠臣志士埋骨異鄉,惟願保國安民,做一個守成之君。。。但,,守成之君,也不能將先帝艱苦創下的基業守沒了。”
說到這裡,病榻上的劉禪勉強環視眾人,加大聲音試圖讓在場每一個人聽到。
“先帝與曹操爭奪漢中之日,州中從事楊洪曾言‘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今日之事亦如是,諸君明白否?”
“臣明白。”發覺事情峰迴路轉的姜維連忙出聲,其他公卿也只好隨即開口表態。
在參差不齊的“臣明白”聲音中,劉禪的聲音卻又低了下來。
“大將軍,收復漢中、驅逐賊寇之事,非你不能擔任重任,還請盡力而為、量力而為。。”
“臣領旨。臣誓竭力盡心,率軍剿滅漢賊,恢復漢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姜維神情激動,高聲領旨,聲音大得壓過了所有人的聲音。
首召大將軍姜維,敲定了出兵收復漢中的軍事,劉禪第二個召近前的,出人意料竟選擇了最後的姜紹,這讓當事人怔了一怔,其他公卿見到末座的姜紹躬身越眾向前時,也是面色各異。
姜紹小心翼翼地近到榻前,在劉禪的命令下又微微抬起頭,好讓榻上的他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而姜紹也藉機偷偷看了一兩眼甦醒的蜀漢天子,雖然因為傷病面容變形,但還是可以判斷得出平日裡這是一位長著和藹寬厚面容的富態長者,與後世戲劇中醜化後幼稚呆笨的形象有著雲壤之別,同時作為有心人的他也嗅到掩蓋在濃厚藥味下的其他味道。
劉禪的傷勢惡化,雖然經過處理後散發的味道微弱,但帶兵打仗,多與傷病兵卒相處的姜紹還是用敏銳的嗅覺捕抓到了。
他低下眼瞼,臉色不變,靜靜地恭聽聖喻。
劉禪沒有發覺姜紹的內心波動,他輕鬆地展露笑容,像看到自己的子侄一般親切笑道:
“果真是虎父雄兒,你馳援破敵、孤軍救駕,可謂是又一大漢順平侯,一身是膽、勇冠三軍啊!”
姜紹聞言,連忙稽首謙讓道:
“小子僥倖破敵,何德何能,能夠與有兩度救駕大功的順平侯相提並論。”
劉禪收回目光,似乎在回憶腦海中還留存的歲月,喃喃說道:
“順平侯的確是大漢的大功臣,他忠順謹慎,遵奉法度,更是大漢的大忠臣。”
姜紹感覺劉禪有弦外之音,不知如何答話。一時間覺得劉禪似乎心思頗深,自己小心應付,仍然壓力很大。
所幸劉禪沒有過多停留在這件事情上,他轉頭問起姜紹立下大功,朝中可擬定官爵封賞。
這次就輪到侍中張紹不得不開口了,雖然之前他還私下信誓旦旦大肆許諾姜紹高官厚祿,但當下在天子跟前他彷彿跟沒說過一樣,正色地說道:
“有功將士的加官進爵,事關重大,官職爵位此乃國家名器,臣等不敢擅自做主,還請陛下定奪。”
“論功行賞,國家自有法度、故事在,依例施行即可。至於姜紹,有救駕破敵的大功,朕就先封你為‘輔漢將軍’,可好?”
天子看似是商議的玩笑語氣,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有君君臣臣的制度框在這裡,不待一旁的姜維再使眼色,姜紹連忙誠惶誠恐地叩首拜謝皇恩,表現出受寵若驚之態。
“你再近前些,讓朕摸摸。”
加封完姜紹“輔漢將軍”官職的劉禪沒讓姜紹退到一旁,反而提出讓他再近前一些,讓自己摸一摸的要求,這讓姜紹內心一緊,頭皮有些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