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鬼天氣。”

站在宮城城牆上的禁軍軍官劉遐心事重重,看著天上的烏雲密佈,若有所思地罵了一句。

從昨夜裡城中的不安生到天亮之時的叛亂驟起再到如今日頭的漸漸西斜,天空中還突然飄來了幾片大烏雲,似乎要呼應今日的天府之變,降下瓢潑大雨,並讓黑夜提前降臨。

宮城外圍的叛軍已經全部撤走,透過派斥候打探,據說是西城門那邊的戰事緊張,太傅姜維率領的軍隊與閻宇叛軍鏖戰正急,閻宇、劉林等人已經無暇顧及城中其他地方,只能夠專注一處,一味猛攻西城門。

這讓劉遐意識到到平叛的轉折點已經到來,他匆匆忙忙地來找在朱雀門門樓現場辦公的尚書令樊建,想要請他一同上表宮中,請求匯聚宮城、武庫守軍,迅速發兵從背後突擊閻宇叛軍,與太傅姜維的軍隊前後夾擊,一舉平定城中叛亂。

是的,經過之前臨危奮不顧身、放箭擊賊的表現,劉遐臨危受命,成了佈防朱雀門的禁軍首領。

但他平日裡人微言輕,這個時候想要出兵平叛,須得能夠拉上一位大人物才能夠有說服力。

他自己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朱雀門上的尚書令樊建。

樊建是丞相時期的故吏了,走的是中央路線,也曾經出使過東吳,在履歷上可謂頗為華麗。在劉遐想來,爭取他的支援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彥修(劉遐字)所言,某是明白了,只是宮城方才也是勉強守住,軍心也不穩定,此時貿然出兵相助,只怕幫不了姜太傅的忙,反而讓叛軍有了可趁之機,這如何是好?”

樊建捋著鬍鬚,眼瞼低垂,聽了劉遐的請戰後,思索許久才緩緩說道。

劉遐聞言一急,連忙說道:

“樊令君,正是因為這宮城好不容易守住,我等才需要儘快出兵相助西門的姜太傅擊敗叛軍,否則拖延時辰,又捱到了天黑,不知城中還要再出現什麼樣的變故。若是姜太傅的兵馬敗了,那城中就真的是守不住了,到時候僅僅依靠宮城的守軍,也是抵擋不住閻宇的叛軍進攻的。”

“彥修想講的道理某都知道,只是這件事事關重大,乃是關係到宮中安危的首要之事,兵者兇險,還是需得奏請太皇太后及天子裁奪才好,我等臣子不便擅自決斷啊!”

樊建皺著眉頭又想了一會,才又憋出這麼幾句話來。

劉遐的心也已經涼了半截,看樊建的意思,是不想領銜承擔出兵相助平叛的這個責任,可他一位坐鎮朱雀門的重要大臣都沒有傾向出兵,身在深宮之內的太皇太后和年幼的天子又如何能夠做出決斷。

說到底,樊建還是想保守為上,不敢冒任何一點風險,哪怕眼下明明是平叛的大好時機,可只要有那麼一點風險存在,他就不想下令開啟已經封死的宮城城門。

劉遐多少知道這些大臣的一點心思,見說不動尚書令樊建,而城西那邊的戰鬥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只能夠在內心乾著急,來回在城門樓上踱步。

關鍵時候,從朱雀門返回殿中的黃門侍郎陳裕去而復返,連隨侍在太皇太后和天子身邊的秘書令郤正也一同前來,手中還捧著一紙詔令。

劉遐心中一動,猜想必定是有重要詔令。

果不其然,郤正匆匆來到朱雀門上,就是為了宣讀天子詔令,讓尚書令樊建和劉遐、陳裕等人一同統兵出戰,會合宮城、武庫各處守軍,與成都西門的太傅姜維麾下兵馬一道前後夾擊閻宇叛軍。

劉遐聞言大喜,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那位匆匆離開又火速趕來的黃門侍郎陳裕,他猜想必定是他向太皇太后、天子稟報了平叛情況,強調了此時出兵夾擊叛軍的重要性,才會最終促成宮中下定決心,及時發下這份出兵平叛的詔書。

陳裕感覺到有一道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他循著感覺看去,看到是劉遐向自己投來和善的目光,微微也報之一笑。

沒錯,確實是陳裕極力在太皇太后面前強調此時出兵前後夾擊叛軍的重要性,才最終促成了這一紙詔書的出現。

或許,在場之中,大概是把閻宇得罪狠了、已經沒有退路的陳裕最有動力出戰平定叛軍吧。

“那劉校尉——”樊建接過詔書,一目十行讀完,也不再說什麼,而是轉頭看向劉遐,劉遐也不贅言,抱拳答道:“某這就召集城上兵馬,即刻出城平叛!”

說完之後,劉遐連忙轉身離去召集兵馬。

···

成都西門的戰場上。

在劉林率親兵和閻宇的部曲一同合力猛攻之下,柳隱佈下的陣型逐漸動搖,幸好有句安的兵馬補了上去,擋住了閻宇、劉林的反覆衝擊,才把禁軍這防守一方的陣腳重新恢復了穩固。

只是這個時候,戰局又陷入了僵持。

雙方都拼盡全力把所有兵馬都壓在了戰場上,姜維身邊除了一些還在竭力射出箭矢的弓弩兵之外,也沒有了其他多餘的兵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然他有更加高明的用兵才能,也無法平空再變出一支軍隊出來,只能夠保持著三軍統帥那的一貫冷靜和平穩,確保不自亂陣腳,在自己一方出現明顯破綻,心裡默默等待著僵持局面被打破的那一瞬間的到來。

“殺啊!”戰場之外突然爆發出一陣嘈雜的喊殺聲,老將姜維刀眉一挑,極目遠眺,率先發現了從長街上衝鋒而來的漢家禁軍。

他們人數雖然不多,但勝在來得及時,就在敵我雙方兵力全部壓上、戰局完全陷入僵局的時候突然從閻宇叛軍背後遠遠殺出,人馬雖然還沒衝到跟前,但單單這偌大的聲勢,就已經足夠幫到自己一方的大忙了。

再仔細觀察叛軍一方,驟然聽到自己人馬身後還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衝鋒喊殺聲,他們也是頓時混亂起來、軍心浮動,勇敢的人有所顧忌地放慢向前進攻的速度,怯懦的人則完全停下腳步,不顧軍令地回頭看去,目光卻又被後背的人馬遮住,心中愈發不安。

隨著身後喊殺聲越來越近,閻宇、劉林一方的叛軍內心防線終於承受不住壓力,逐漸在戰場各處出現潰逃計程車卒,從而引發整條戰線出現全面的崩潰。

“天佑炎漢!”老將姜維在城頭上第一時間看得真切,他忍不住熱淚盈眶,仰首望向天穹慨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