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年輕人是羅憲的侄兒羅尚,在幼年時就失去父母成為了孤兒,後面被叔父羅憲接到身邊撫養,跟著羅襲他們一同讀書習武。

長大後顯露出了出色的才華,善於撰寫文章,現在羅憲有些重要文書都會先口述要點,然後交由羅尚起草。

不過許是幼年失怙、長期寄人籬下的原因,羅尚聰慧之餘,脾性中又夾帶有一些陰戾。

他對羅憲說道,“想那姜紹姜子復,本是姜家一假子,前番領軍擊敗魏賊,賺了偌大軍功,封侯拜將。如今又擔任主使,率使團入吳,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無兩,正所謂得意忘形、輕而無備,我等只需略施手段,就能使其顏面掃地,甚至有來無回。”

他以己度人,猜測姜紹原來只是一假子,就算頗有才華,多半也是個鬱郁不得志的角色。

如今驟得富貴、功名加身,從卑微假子到朝堂驕子,就算表面掩飾,內心也一定是得意洋洋、忘乎其形的。

稍一思索,就羅列了幾個法子供羅憲參詳,雖然沒有上中下三策那麼誇張,但也聽得一旁的羅襲瞠目結舌。

一法是盛情款待,護送使團出境。然後在邊境無人地帶突遭江盜或是吳兵襲擊,舟覆人亡,使團全數做了江中魚蝦之食。

反正只要出了永安轄區,手腳做的乾淨,就沒有任何理由怪罪到他們頭上。

第二法是假意迎合,讓使團成員喝的酩酊大醉。然後姜家驕子誤入永安宮,想要做出些酒後的荒唐事來,這時他們突然出現加以訓斥制止,必能使其灰溜溜掩面而走,沒有顏面再率領使團入吳完成使命。

這永安宮乃是先帝劉備駕崩所在的行宮,雖然天子後來沒有再啟用這處小小行宮,閒置了許多年,但因為意義重大,現今仍留有少量宮人在內打理。

這就叫姜三郎誤入永安宮,禍從天降,有口難辯。

第三法叫做借刀殺人。比起前面兩法,端可以更做得毫無痕跡,又能讓姜家假子鎩羽而歸,間接破壞這一趟使團赴吳的差事。

只是需要費些周折,不像前面辦法那麼幹脆利落。

說完之後,羅尚突然又朝上首的羅憲長拜行禮。

“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些許詭計只是小術,可用也可不用。這件事情根源還是在,如果我們出了力,右大將軍又能夠在朝中給到羅傢什麼!”

&nad1('gad2';} catch(ex{}···

兩天後,受命出使、沿江而下的使團船隊進入了永安境內。

“終於到了。”

抵達邊境重鎮,下船人馬、車架經棧橋進入碼頭,兩腳站在堅實穩定的地面上,看到近在咫尺的永安城輪廓,使團眾成員紛紛長吁一口氣。

他們終於達到境內的最後一站,在此處休整補給一番之後,就要正式進入吳國境內了。

姜紹身處使團領頭位置,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細心打量了碼頭周邊,看到修復作業的小吏和勞役,忙碌在一片化為廢墟的屋舍倉庫上。

此外有部分船隻停泊,其中以懸掛漢家旗幟的官船居多,行旅商船寥寥無幾。

來時他們經過沿江其他城邑,有不同程度的戰爭破壞,但越近永安,被吳軍破壞過的痕跡就越明顯,此處與漢中等地的情況類似,戰爭過後,當地民生正在艱難地恢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