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難知如陰(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人。”
唐玉快步來到父親房中,進門後見到房中仍然留著燈火,但自家父親唐定靠在床榻上,身上披了一張毛毯,手中還拿著搖搖欲墜的玉搔杖,兩隻眼睛閉著,胸腔微微起伏著,鼻中發出輕輕的鼾聲。
年老嗜睡,夜深等久了難免要打瞌睡。
唐玉進門時輕輕喚了一聲,見自家父親沒有什麼動靜,也不敢失禮,怕嚇到打瞌睡的長輩,仍舊是站著離了些距離,加大音量又叫了一聲。
“孩兒來遲,讓大人久等了。”
這一次,唐定總算是醒了,張開雙眼的他眉目容貌與唐玉十分相似,雖然年老清癯、皺紋滿面,但看得出來,年輕時候也是一位翩翩美男子。
只見他緩了一會,渾濁的雙眸中重新恢復清明,伸手掀開毯子,一手仍提著玉搔杖,一手扶著床邊慢悠悠地起身。
唐玉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攙扶著唐定,等到他在座位上坐好之後,才在旁邊較遠的位置上端正落座,聆聽自家父親的親口教誨。
唐定剛剛也嗅到他身上的酒氣,知道今夜是有為新太守接風洗塵的酒宴應酬,他也不在意,只是想了想,才緩緩問道:
“今日新太守上任,情況如何了?”
聽自家父親問道此事,一下子被觸動心事的唐玉頓時皺了皺眉,低頭說道:
“先前的謀劃看起來沒有奏效。那姜太守似乎並不知情,上任後一切如常,對待那廝也是好言好語,還讓他同車而行,向他諮詢郡中情況,恐怕事有不諧,已讓那李姓小人捷足先登,佔了先機。”
“不急,不急。”唐定笑著搖了搖頭,“這本來就是一記閒棋,為的是上官心頭埋下一根刺,眼下看似無用,終歸有發揮作用的一天。”
“這姜太守初來乍到,就算是心中有事,也不會輕易顯露出來的,況且他對待自家副貳佐官愈是禮遇,才能證明他已經看過了那投書,不是麼?”
“原來如此。”唐玉經過父親點撥,頓時明悟,連連點頭稱是,笑道:“倒是孩兒身在局中,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恩。”唐定也點了點頭,認同他的自評。這個長子百般都好,就是有的時候沉不住氣,遇大事愈發急躁,這對他的仕宦之路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他雖然去職歸家,但還是一心想要復起,年紀雖大,壯心未已,不求再入朝為官,至少也要謀一方牧守的,光耀門楣,為家族後代拓寬些仕途道路。
因此,他對自家這個長子寄予了厚望,若是自己復起過程事有不諧,唐家依然後繼有人,年輕的唐玉前途明亮,總能夠繼承自己的心願,在仕宦之路上再謀一番大作為的。
“你可知這位姜太守的為人?”唐定轉眼看向唐玉,自家長子與這位新上任的姜紹姜太守在宴席上也有了一些接觸,他想聽一聽唐玉的認知和見解。
“宴席上只感覺這位姜太守與其他上官不同,軍中出身,年紀輕輕,身手矯健,言辭樸實,但待人接物也平易和藹,使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唐玉因為之前的投書謀劃沒有見效,在宴席上見新太守姜紹對李暘甚是親近,頓時心事重重,差點就要露出馬腳,也沒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其他人的表現。
“哦。”唐定內心對唐玉的說法不太滿意,不過他也沒有在這個時候苛責自家長子,而是眯著眼睛想了想,才繼續說道:
“為父已經從成都友人處瞭解了一些情況。這位姜紹姜太守,乃是之前大將軍、如今太傅姜維的假子,他在蜀地、漢中等地多次擊敗魏軍,屢立戰功,又出使東吳,和合兩國,不久前剛剛娶了朝中大司馬張紹的親侄女,說他是背後依仗強大、心思手段不缺的朝中新貴也不為過啊!”
唐玉微微頷首,這位姜太守來頭之大,他們之前早已經打聽過了,否則也不必如此重視。
但他們也沒有戰戰兢兢的感覺,因為這在蜀漢國內,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出奇的事情。
蜀漢說是一國,核心地區就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所以經常有朝中大有來頭的貴人下放到外郡任官的例子,他們或是為了攢夠資歷,或是為了地方功勞,目的不一而足,但結果都是相同的,這郡縣之地,只是他們晉升的一方臺階。
對待不諳俗事、走馬觀花的他們,事情往往反而更簡單。
但他相信自家父親久經宦海,不會無的放矢,所以他靜靜等待老父的下文。
見唐玉沉得住氣,唐定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把玩了一會玉搔杖,才說道其中的關鍵之處。
“朝中形勢變化莫測,得失之間,非你我能夠揣度的。但這位姜太守既有來頭,又非無功混資歷之人,觀他對待投書的舉止反應,名不虛傳,說是有心思有手段的朝中新貴也不為過。朝中既將這種人外任犍為,我等不妨從寬料想,這就必定是讓他帶著重要使命來的。”
“追討郡中逋欠錢糧?帶兵剿滅山中匪患?還是——”唐玉被自家父親說的有些緊張,畢竟他們紮根犍為,郡內一切變化都算可控,最怕的就是來自朝中不可測的政治力量。
“表面上的名頭自然是離不開這幾個,但實際會不會還有其他,就不得而知了。”唐定嘆了一口氣,離開朝堂,他對成都的訊息也不通暢,僅憑一些友人信件,只能推敲出其中一些門道,短時間內也無法全窺廟堂之算。
父子二人說到這裡,相顧無言。他們唐家雖然在犍為郡有頭有臉,但在朝中卻沒有巨擘可以依仗,終究無法窺探到廟堂中樞決策。
此時靠自家人在私下揣度猜測,縱然是才智出眾,那也難免迷霧重重。
還是唐定先擺脫了這個迷瘴,他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