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初來乍到,攻城器械少而簡陋,只要防住前幾波猛攻,魏軍就算是穩住了陣腳,所以樊震率領魏卒竭力防守城牆,可左支右絀之下,戰鬥不到一個時辰,城防還是被攻城漢軍給迅速突破了。

北面城牆因為有樊震率領親兵坐鎮,雖然戰況激烈,卻還能夠守住城牆,可東面城牆卻沒能扛住漢軍的猛烈進攻,被李環、毛虎率領的悍勇叟兵趁勢攻上了城頭。

接到急報的樊震心急如焚,只得分兵救援,他留了一半親兵在北面城牆,親自帶著餘下的親兵匆匆趕往東面的城牆。

人未趕到,就聽到了東邊敵軍震天的喊殺聲,樊震連忙催促身邊士卒加快腳步。

待到氣喘吁吁趕到時,只見已有幾十名悍勇叟兵攻上這一段城牆,守城的魏卒被殺散行伍,士氣衰退,正在慌亂敗退,若再任由事態發展下去,這一段城牆很快就會淪陷在叟兵的攻勢下。

“跟我上,頂上去!”

樊震身先士卒,臨危奮起,下令親兵持盾列陣形成進攻陣型,反向清除敗退的魏卒,迎頭猛進,與肆意追殺敗退魏卒的叟兵正面對碰。

“殺——”

隨著樊震的口令,舉盾死死擋住叟兵刀斧砍剁的親兵齊齊發力,使用長短兵刃從盾牌間隙刺出,一下子就刺翻了兩名悍勇的叟兵,讓敵軍進攻勢頭為之一頓。

取得戰果的樊震毫不猶豫,繼續一面指揮親兵向前進攻,一面收攏敗退魏卒,準備殺退這些叟兵之後重新組織兵力佈置城牆防線。

與此同時,殺上城頭的李環和毛虎也發現了樊震這一夥企圖力挽狂瀾的精銳魏卒。

“這些魏狗就交給我來對付吧。”

毛虎不懼反喜,一身蠻力的他與輕剽迅疾的李環不同,喜歡身披重甲作戰,對付這些堅甲利兵、列陣而戰的精銳魏卒也有自己一套方法。

他當下緊急抽調十名披甲的強健叟兵跟隨自己打前鋒,下令他們換上鐵鏈枷,緊跟著自己殺向樊震的親兵。

“殺——”

魏卒列陣推進,面對殺來的毛虎等人怡然不懼,繼續按照口令舉盾擋住叟兵的刀斧,然後長矛、短劍從間隙刺出,想要一舉擊殺這股叟兵。

但這一次叟兵的鐵鏈枷卻像是長了眼睛,能夠靈活繞過盾牌上沿,襲擊盾牌後面魏卒的頭部,使得前排的魏卒猝不及防之下被鐵鏈枷砸得頭破血流,慘叫著倒下,這讓被破了前排盾牌的魏軍陣型瞬間露出了破綻。

擐甲執兵的毛虎趁勢而進,勇不可當,一手利刃,一手鐵鏈枷,先是使用利刃砍斷了一根向他刺來的長矛,然後欺身而進,奮起蠻力使用鐵鏈枷接連砸翻了兩名魏卒,一舉鍥入魏卒的陣型,像一頭猛虎般狠狠地撲向盔甲鮮明的樊震。

遭遇強敵的樊震臉色大變,只來得揮劍格擋毛虎的利刃,卻躲避不了毛虎隨手甩來的鐵鏈枷,遭受重創的的兜鍪瞬間凹陷下去,血流滿面的樊震渾身失去力氣,被毛虎一下砸翻在地,緊接著就被另一名搶先突近的叟兵補刀砍下了頭顱。

“殺啊——”狀若瘋虎的毛虎還沒發現自己擊殺的就是守城的魏將,仗著甲厚的他突入魏軍陣型後不管不顧、又砍又砸,殺紅了眼睛,瘋狂殺戮眼中還站立著的敵人,直殺得城牆上的魏卒肝膽俱裂,紛紛抱頭鼠竄,再不敢抵擋毛虎這尊殺神。

這一段城牆被兇悍的叟兵突破後,很快就在城牆全線引起連鎖反應,城牆上防守的魏軍再也抵擋不住漢軍的攻勢,呈現土崩瓦解之勢,或降或逃,各座城門樓上的魏軍旗幟也被先後砍下,換上了染血後更加鮮豔的漢軍戰旗。

“涪城拿下來了!”

尹曜親眼看著廝殺過後的城樓上幡然易幟,雖然沒有上陣殺敵,內心同樣受到強烈的鼓舞,在陣前興奮地攘臂叫出聲來。

一直默默觀戰的楊飛龍內心有所觸動,見狀也趕忙堆起笑容,恭維姜紹用兵如神,麾下將士勇猛無敵。

姜紹臉上同樣露出笑容。涪城這支鄧艾軍的小部隊雖然不是魏軍主力,可也是正兒八經的魏卒,他們今日一舉收復涪城,殲滅了這一支魏軍,將極大鼓舞軍中計程車氣,讓之前連戰連敗的蜀漢軍隊相信,國事仍有轉圜之機,來勢洶洶的魏軍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

···

綿竹,南下魏軍大營。

中軍帳內剛剛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楊欣、王頎、牽弘等將校輪番上場,有的爭吵要掉頭北上,有的叫嚷要猛攻綿竹,就連司馬師纂也說了一些陰陽怪氣的話,影射鄧艾一開始執意南下就是一項錯誤的決定。

這些魏國將校們長途跋涉、深陷敵境,精神和肉體都處在高負荷運轉的狀態,身上的戾氣與日俱增,既會為了滔天大功在戰場上浴血殺敵,也會因為局勢不利就情緒暴躁,互相埋怨吵鬧。

但這些爭吵最終都被統帥鄧艾的訓斥彈壓下去,這員魏國老將憑藉多年來的赫赫戰功和軍中威望,讓麾下這一干驕兵悍將不敢過分放肆,他就像是一頭不怒自威的老虎,單單只是坐在那裡就能讓百獸震惶,諸將在他面前只能夠按捺情緒,怏怏接受了軍令。

待到諸將魚貫出帳之後,鄧艾轉身回到了帳壁上掛著的行軍地圖前,舉目凝視。

寒門出身的他喜好軍事,歷經半生奮鬥,輾轉任職淮南、隴右等地,常年在邊境抵禦吳、蜀入寇,屢立功勳,是憑藉自己才能和戰功一步步登上徵西將軍這個一方統帥的位置,與某些藉助家世、攀權附勢的人不可同日而語。

其中隴右邊境可以說是他大展手腳、建功立業的地方,他就是在這裡擊敗了取得洮西大捷、名噪一時的蜀將姜維,從而使得自己仕途一躍而上,此後一路升官進爵,成為了鎮守一方的魏國名將。

這些年,西北的風沙吹老了鄧艾的容顏,使得他滿臉溝壑、白髮蒼蒼,常年的戎馬征戰也讓他落下了纏身的痼疾,但他的雄心壯志卻沒有被歲月磨滅,這地圖上的蜀地山川早已深深烙在他的腦子裡,儘管此戰伐蜀三軍統帥是朝中來的稚子鍾會,但他這位老將心底卻不服氣,偏偏要來爭一爭這滅國的大功。

時下蜀將姜維與鍾會大軍在劍閣對峙,蜀中再無良將,鄧艾大膽用兵,率領奇兵衝其腹地,成功將一度遲滯的滅蜀程序推上了快車道。

雖然諸葛瞻收縮兵力退守綿竹,今日又收到涪城被一支來路不明的蜀軍收復的急報,孤軍南下的魏軍可能會遭受腹背受敵的危險,但是鄧艾沒有驚慌失措,仍然堅持己見,按部就班,一邊督造各類攻城器械,一邊遣使勸降諸葛瞻。

“大人。”

重新走進帳內的鄧忠輕聲叫了一句,邁步走到了鄧艾的身邊。

作為鄧艾的長子,中年人鄧忠容貌酷肖年輕時的鄧艾,身著戎服,氣勢凌人,他因為鄧艾的功勳得以封侯、加將軍號,在鄧艾的軍中儼然是第二號實權人物,但在自家父親面前,他卻依然保持著恭順和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