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梓潼(第1/2頁)
章節報錯
尹曜、李環、毛虎、尹安、範周這些營中的軍官先後趕到,齊聚姜紹帳中商議軍情。
根據目前徐遵帶回來的情報,可以確定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鄧艾率領的魏軍已經攻入蜀地,諸葛瞻軍在涪城戰敗,戰損情況不明,但以梓潼郡的情況作為參考,初步估計蜀中的形勢不會很樂觀。
第二件事情是白馬氐人造反趕走了魏國使者。這說明蜀漢國中的形勢雖然危急,但這一支白馬氐人卻沒有趁機倒向魏國一邊,仍然有可以被姜紹軍爭取過來共抗鄧艾軍的機會。
當務之急,是首先弄清楚這一支白馬氐人的情況。
尹曜長時間任職中軍樞密,對梓潼境內的白馬氐人倒是瞭解一些情況,他當即將這一支白馬氐人的淵源說給帳中眾人知曉。
自曹操稱雄北方,在中原穩固政權之後,曹魏在雍涼一帶的控制力逐年加強,以往割據邊鄙之地的韓遂、宋建勢力先後覆滅,許多桀驁不馴的羌氐、胡人豪酋也慘遭曹魏大軍的剿殺。
諸如阿貴、竇茂一類的豪酋,就先後死在曹軍的屠刀之下,而像苻健、楊千萬等抵擋不住曹軍又不甘心投降的羌氐豪酋就率部南奔蜀地,投奔了曹魏的死對頭蜀漢。
這一支梓潼境內的白馬氐人,就是楊千萬的部落。
說起楊千萬,當年在武都郡境內也是一方豪酋。彼時的武都郡隸屬涼州,楊千萬與馬超關係密切,多次與馬超的西涼軍聯合對抗曹軍,之後馬超敗逃巴蜀,曹軍進軍漢中,獨力難支的楊千萬也只能率部南下投奔馬超,最後就依附了蜀漢,被安置在了梓潼郡。
只是楊千萬此人作為與馬超同一時期的涼州豪酋,到了現下已是古稀之年,恐怕是命不久矣,這些年白馬氐人在蜀漢也一直是安分守己,怎麼會突然造反,悍然要與強勢的魏軍對抗呢?
“哦!既然楊千萬與曹魏有仇,那想必這些白馬氐人就是不願臣服魏國,才會悍然起兵趕跑魏國使者,攻佔了梓潼城。”
侯大目聽完尹曜的介紹,拍了拍大腿,恍然大悟地說道。
範周則說出了另一方面的懷疑。
“也有可能是見國中形勢危急,想要趁機牟利,才會突然起兵佔據梓潼城,割據要害,坐觀成敗,等到局勢明朗了再決定倒向哪一邊。”
李環、毛虎、尹安三人沒有主動開口,只是表明唯姜紹馬首是瞻的態度。
姜紹頷首,正色說道:
“不管這些白馬氐人心底藏了多少私心,眼下國事危急,所有人都應該統一戰線,一致對外。我們在這裡猜疑白馬氐人,白馬氐人也在猜疑我們。明日兵臨城下,亮明身份,先禮後兵,儘量將這支白馬氐人爭取到我們的陣營,實在不行,發兵攻城、清剿氐人才是最後的打算。”
···
次日早上,梓潼城下。
兵臨城下的姜紹軍發現梓潼城北城門緊閉,早有防備的白馬氐人在城牆上嚴陣以待,站在部落圖騰下的他們雖然知道來的是打著蜀漢旗號的兵馬,卻沒有絲毫主動出城接洽的跡象。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立馬陣前的姜紹朝侯大目使了一個眼色,會意的侯大目點點頭,隨後軍陣中戰鼓聲響起,侯大目聞聲而動,策馬揚鞭,單人匹馬直奔梓潼城而去。
城頭上的白馬氐人眼見蜀漢軍隊鼓聲大作,又有人馬奔騰,以為就要對城牆發起進攻,頓時一陣騷動,待到看清只有一人一馬近前後,才漸漸恢復正常。
侯大目策馬靠近城牆,看似氣勢洶洶,實際也有點膽怯,此時看到城頭上氐人剛剛的混亂一幕,豪氣驟升,一人一馬大膽逼近城牆,對著城樓發起喊話。
喊話的內容是姜紹親自敲定過的,宣稱大將軍麾下校尉姜紹率前鋒人馬兵臨城下,讓城中氐人看清形勢,速速開啟城門歸順,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否則大軍打破城門,入城後絕不寬恕。
侯大目氣沉丹田、扯開嗓子對著城樓大喊一通,結果城頭上的白馬氐人沒有反應,他只好壓抑著心中的不滿,耐著性子再喊了一遍,這一次城頭上總算有一個氐人首領樣子的人回話。
“既然領兵來的是軍中的校尉,那你回去,告訴你們的校尉,如果想要梓潼城,就得親自前來!”
“賊慫的,還給臉就蹭臉蹬鼻子了,最後警告你們,要是現在不開啟城門,等大軍人馬踏平城牆打進去了,就都將你們的腦袋砍下來插到長矛上——啊——”
侯大目還沒喊完話,城頭上的氐人首領已經張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到侯大目的馬前,嚇得侯大目的坐騎驚恐地跳騰嘶鳴,連帶著馬背上的侯大目都差點摔了下來。
城頭上一片喝彩雀躍之聲,白馬氐人的吼聲再次傳來。
“我本想一箭將你射死,但我白馬氐從不殺手無寸鐵的弱者,滾回去告訴你們校尉,梓潼城就在這裡,要麼就親自前來,要麼就帶他的大軍來踏平城牆!”
“格老子的,走著瞧。”侯大目費力控制住躁動不安的坐騎,聽到氐人首領的話,低聲罵了一句,卻是不敢再在城下多停留一刻,掉頭拍馬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