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由羅素舉辦的宴會正式開始。

歐洲七國全部到場。

代表西班牙參加的是西班牙駐法國大使多明戈,而這次西班牙人的目的也很明確。

在這之前,雙方就已經進行過秘密會談,在這件事情上,西班牙只能選擇支援法國。

摩洛哥境內有著不少德國人的利益,西班牙想要佔領摩洛哥,  這勢必會引起德國人的反對。

這是一次純粹的利益交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以透過德法戰爭危機中對法國的支援,換取法國和西班牙共同對抗德國人的壓力。

法國加西班牙人的組和,就算真的打了起來,在法國邊境線上的戰爭也不會輸給德國人。

甚至西班牙不為人知的擴軍行動,也可以在接下來的行動下,  被當作對法國人的支援。

滿足了西班牙自身的需求,同樣可以看作是對法國人的外交支援。

甚至可能會收穫一大批法國人的好感度。

切身實際的感受到德國大軍的威脅之後,法國人現如今對任何一個盟友都是持歡迎態度的。

“德卡茲閣下,  法國國內極其濃郁的反德宣傳,讓我國民眾不得不做出過激反應。”

“如果貴國能夠停止對我國的反對宣傳,我們自然可以握手言和。”

德國駐法大使哈里·馮·阿尼姆伯爵,這樣對著法國外長德卡茲說道。

《最後一課》帶給法國人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我國從來沒有進行過反德宣傳,但是貴國卻真實發生過反對法蘭西的運動。”

俾斯麥親自下令進行的,德卡茲拿這個出來說事自然無可厚非。

俾斯麥對於現如今的狀態是有所估計的,近東問題上俄國和英國鬧的不可開交。

雙方很難再次聯合起來再次共同反對德國。

無論是缺少了英國還是俄國的支援,在這場可能發生的戰爭中,德國都不會害怕。

“我認為各位可以各退一步,共同呼籲停止互相敵視的行為。”

“不然一旦爆發戰爭,對兩國民眾都是難以估計的傷害。”

英國大使羅素,站出來做了這個和事佬,  但是俄國戈爾恰科夫此時卻沉默不語。

這次宴會的目的是調節,呼籲雙方剋制。

但是俄國人的態度顯然有些冷漠。

自己都被英國人用軍艦堵在家門口了,又怎麼可能有心思去考慮法國人的心思呢。

英國人一日不在奧斯曼問題上鬆口,戈爾恰科夫不可能站出來為法國人發聲。

在雙反實力有著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呼籲停止其實就是偏向弱者的一方,

而俄國人的沉默,顯然證實了俾斯麥的猜想。

新一輪的德法戰爭危機,俄國人很有可能會袖手旁觀。

甚至有可能尋求德國人在奧斯曼的大力支援,在法國問題上支援德國。

“法國人必須停止對德國的敵視行為,德國才會約束我國國民。”

阿尼姆伯爵如此說道,面對英法絲毫沒有讓步。

歐陸上沒有俄國人的支援,法國人獨木難支。

“我想法國人所說的不過是事實,事實上法國不可能率先向貴國發動戰爭。”

德卡茲還沒有回話,西班牙大使多明戈就站了出來,面對阿尼姆伯爵直言不諱。

這是擺明了態度要站在法國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