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雙方反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士坦丁堡傳來的訊息讓阿方索膛目結舌。
索爾茲伯裡是反對保證奧斯曼完整的,這個阿方索知道,但是他沒想到會是用這麼一種方式來反對。
在迪斯雷利的政策中,奧斯曼是英國防禦地中海東部的重要屏障,英國人控制著奧斯曼,就可以讓地中海航線東部無後顧之憂。
而在索爾茲伯裡的構思中,一個控制著海峽的土耳其,並將俄羅斯困在黑海中,就是大英帝國風險最小的投資。
“通知帕拉希德斯,繼續跟著英國人的腳步走,接下來英國人肯定會使花招。”
索爾茲伯裡說到底現在只不過是印度事務大臣,在權利上面完全比不過已經為帝國首相的迪斯雷利。
“該死的索爾茲伯裡,他難道是想叛國嘛?”
倫敦的迪斯雷利此時也是怒火中燒,這位脾氣本來就不是很好的首相,徹底被索爾茲伯裡的行為激怒了。
在如此重要的國際會議上,直接否定了他的決定,這不單單是讓他丟臉,更是讓大英帝國在歐洲列強中丟了一次臉。
“直接通知埃利奧特,讓他全權代替索爾茲伯裡,接下來我會在倫敦指示他該怎麼做。”
埃利奧特的能力他不是很認同,甚至可以說是不夠信任,在倫敦遙控指揮對他來說是最優的選擇。
迪斯雷利說完之後,看向了身邊的助理,忽然想到了奧斯曼內部的一些事情。
“米德哈特帕夏的政府不是在搞什麼改革嘛?通知他們,改革的條款需要有善待斯拉夫人這一條,這樣大英帝國才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米德哈特帕夏的改革是君主立憲制的改革,也就是在這一年,奧斯曼帝國的憲法也就是在1876年由米德哈特帕夏負責編寫的。
而一旦把善待斯拉夫人的條款寫進憲法中,俄國人質疑奧斯曼殘害斯拉夫人的事情就被從根本上解決了。
俄國人再用這個挑起危機的話,最起碼的法理上都站不住腳,畢竟奧斯曼人已經相當於變相服軟,甚至修改了憲法。
“另外,把之前的過失全部推到索爾茲伯裡的身上,安撫他們,讓他們知道大英帝國的態度依舊是站在他們一方的。”
“把索爾茲伯裡召回國,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想面對法庭。”
迪斯雷利不愧是被譽為帝國主義之父的男人,短短一會兒就把想好了解決辦法。
至於強迫奧斯曼人增加一條憲法,對迪斯雷利來說完全不是什麼問題,奧斯曼人只要不傻,就只能打碎牙咽在肚子裡,乖乖按照英國人的說法去辦。
助理迅速領命,開始給遠在伊斯坦布林的埃利奧特傳送電報。
看著遠去的助理,迪斯雷利腦海中還在想著索爾茲伯裡的事情,其實哪怕不發生這件事情,迪斯雷利對奧斯曼也沒有之前那麼支援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他怪罪索爾茲伯裡的原因,無非是對他擅自做主,險些讓大英帝國和他丟失臉面。
而於大英帝國不同的是,歐洲最東邊的俄羅斯帝國政府喜氣洋洋。
“陛下,這次英國人可能是內部產生了分歧,讓我們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這些地盤。”
尼古拉·帕夫洛維奇·伊格那季耶夫,這位駐伊斯坦布林大使,在聖彼得堡向著亞歷山大二世祝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