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西班牙世界報正式的公佈了這一款戰艦的下水訊息,和全部的資料。

幾乎沒有懸念的,在歐洲各大列強和美國引起了巨大的風波。

“‘卡斯蒂利亞’級戰艦,是現在當今世界最強大最先進的戰艦,排水量14050噸,滿載排水量為15220噸,最大航速17.25節,裝備4門343毫米主炮,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

“這是西班牙人獨立設計和建造的一艘,全西班牙血統的戰艦,我們無不為我國先進的陸海軍實力感到自豪,任何國家的戰艦面對‘卡斯蒂利亞級’都如同玩具一般。”

“我想美國人應該掂量一下,自己三四千噸的小玩意在面對‘卡斯蒂利亞級’的時候該,應該怎麼逃跑。”

世界報並沒有把炮火對準俄國人,雙方說到底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仇恨,而美國人的威脅則是實實在在的。

美國海軍自從南北戰爭後就一致停滯不前,1875年批准建造的一批戰艦,最大也不過是6200噸的清教徒號。

但是因為1876年年底,國內嚴重的內戰危機,1875年準備建造的所有戰艦全部停工,大多數在1880年後才開始復工。

所以說這個時期的歐洲列強,不把美國人放在眼裡也是有跡可循的,陸軍還停留在南北戰爭時代,海軍也是一些南北戰爭時期的老船在裝樣子。

哪怕噸位在大,在面對歐洲各國依舊是有著恐懼的心思,所以這個時期的美國高層幾乎全是實打實的恐歐派。

而反應最大的是這些時間和西班牙關係不錯的英國人,這群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國臣民有了一絲不可思議的感覺。

“在戰艦的創新上面,我們國家始終落後其他國家一步,這到底是什麼問題?”

“克里米亞戰爭時期,法國人率先造出了鐵甲艦‘光榮’號,我們卻是憑藉著強大的造船實力才扭轉劣勢,我們甚至懷疑我們的戰艦設計師到底在幹什麼。”

“這種場景我們不知道要看到多少次,如果英國的戰艦設計師們沒有能力為我們工作,那我們建議去聘請西班牙人,這樣才不會浪費我們高昂的稅收。”

“上一次我們有‘勇士’號,成功逆轉劣勢,這一次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儘快拿出解決的方案,來面對國外越來越強大的海上挑戰。”

泰晤士報直接抨擊了英國的戰艦設計師,至於聘請西班牙人,那完全是開玩笑了,就算他們真的想,西班牙也並沒有。

英國政府也惶恐萬分,引以為傲的海軍技術就這麼不聲不響的被人超越,如果有人藉機抨擊他們失職,那完全是沒有反駁的事情。

“該死,讓海軍立刻給我拿出解決方案,我要設計圖,要立刻開始投入建造!“

迪斯雷利憤怒的摔著手中的報紙,回想起阿方索上一次說的,需要服役一批新式戰艦,對方的國王甚至都已經直言了當的說了出來。

而英國的情報部門卻對此毫無提及,這不由得讓迪斯雷利感到憤怒。

其實這也是迪斯雷利太過於冤枉英國的情報部門了,西班牙逐漸沒落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對於一些船來說,居然需要交給法國人建造,這無不證明這西班牙已經在沒落。

所以西班牙的情報力量也稍微偏弱,對此沒有察覺,或者說察覺到了而沒有太大的反應,只能怪西班牙這些年給人的感覺就是日落西山......

“首相大人,海軍部已經召開了會議,相信應對的政策馬上就會傳遞到您這裡。”助手小心翼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