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英國對土政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德拉希的態度,已經讓俾斯麥和戈爾恰科夫感到了無奈。
“奧匈帝國提出的條件事根本沒辦法接受的,我想雙方在這中間還有協商的餘地。”
俾斯麥不得不讓安德拉希重新提出條件,俄國人可沒有那麼多的閒心思和安德拉希扯皮。
“那就看看俄羅斯帝國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把,如果能夠說服我們的話,這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安德拉希看著戈爾恰科夫,把問題拋給了俄國。
奧匈帝國幾乎沒有表露出自己的底線,這無疑給了戈爾恰科夫極大的壓力,但是給的價格自然是越低越好,雙方只能開始討價還價的拉鋸戰。
“俄國可以接受奧匈帝國獲得波斯尼亞的控制權,並且承諾不在巴爾幹建立斯拉夫國家。”
戈爾恰科夫提出了俄國人的條件,俾斯麥在一旁點頭示意沒問題,波斯尼亞加上不建立大斯拉夫國家的條件,已經算是很有誠意的條件了。
“波斯尼亞太少了,我們還要......“
雙方開始反覆的討價還價,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範圍。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這個兩個地區的控制權如果能交給奧匈,奧匈可以支援俄國人的行動,俄國人不能在巴爾幹建立大斯拉夫國家,這是奧匈帝國的底線了。”
波黑地區幾乎事奧匈的腹地,奧匈勢在必得。
戈爾恰科夫心中暗暗點頭,其實這個條件已經在沙皇的許可權之內了,但是為了試探奧匈再一次縮小要求的可能,戈爾恰科夫再次開口:
“我們認為......”
“這是我們的底線,如果沙皇不能夠接受的話,那我們的談判就可以宣佈破裂了。”
安德拉希直接開口打斷了戈爾恰科夫的話,這場談判已經持續了幾個小時,確實已經談到了奧匈的底線了。
“既然如此,那我可以代替沙皇,同意貴國的條件,但是在接下來的外交行動,需要奧匈為我們提供支援。”
戈爾恰科夫點了點頭,雙方算是達成了一致,一旁的調解人俾斯麥鬆了一口氣,同時又有些羨慕的看著兩國領導人。
德意志帝國處於歐洲正中心,四面八方已經失去了擴張的線路,這讓不執著於海外殖民的俾斯麥有些感慨。
論實力,德意志帝國無異是高出這兩國的,但是如今兩國在商量著瓜分的事情,而德國只能做一個旁觀者。
過不了幾年,威廉二世上臺之後,“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的口號,正是眼紅各國的擴張,從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援。
眼下俄奧兩國達成一致,對德意志來說是最好的結果,柏林將不必在做出選擇,三皇同盟才能夠持續。
“那提前祝二位合作愉快!”俾斯麥笑著對兩人說到。
“合作愉快!”
雙方代表握手言和,次日正式簽署了這份代表著奧匈態度轉變的合約《萊希斯塔特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