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洛陽(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月中旬,仲春時節。
唐軍以劉知俊為主帥、褚山為前鋒,大營向洛陽城行移二十里,呈一面直撲洛陽之勢。
這會,殘雪已然化盡,正是冬雪初化,河水暴漲的時候。
又因為洛陽周遭水域環境較好,自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遂足以構建出一條又長又寬的護城河來,並可以兼作城內的排水渠使用。
但此時此刻,洛陽以西的函谷關、尹闕關、大谷關,皆被唐軍盡數連下。而洛陽地處三川河谷,周遭本就是平原地帶,所以現在唐軍兵臨城下,洛陽外面除卻一條護城河外,方圓以外幾十裡,都是一馬平川之勢。
而此次東征的另一員重將李彥德,這會除了是調動火炮的總指揮外,數萬大軍的糧草軍械也是他一應負責。
畢竟不管怎麼樣,劉知俊就是比他更擅長指揮戰事,這是他自己心裡也服氣的。
且劉知俊這老小子當前最先一個向李璟表忠心,自然是給劉知俊重用。
至於梁國大軍,此時一部分依託洛陽紮起了連綿的營寨,並在護城河的外圍,還挖了一條又寬又深的壕溝。
不知道這是那位梁國名將王彥章的手筆,還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帝朱友貞的想法。
所以這場戰事與眾人意料的不同,梁國並沒有與唐軍硬碰硬野戰,而是鎖在城內,打起了敵不動我不動的戰略想法。
實際上,僅僅過了幾日,唐軍在十里外設定的營盤漸漸完善時,梁軍與唐軍兩方,就能互相窺探得對面的大略。
與情報上的資訊有些許出入,唐軍的人馬要比實際上看起來多得多。
其中甚至有關中子弟,成群結隊的紮營在其中,並秩序井然的聽令著唐軍將官的號令,每每出營,就勢必會接近洛陽,射上幾支足以構成騷擾的箭失來。
當然,這種情況不會維持多久的……
…………
“王彥章很警惕,這次與其素來勐衝的打法不同,就是想以小股人馬摸清咱們的虛實。”
在洛陽西南方向兩三里外的某處山坡上,唐軍不知道何時將這處戰略要地給取了下來,這會,上面修整了一處寬闊營盤出來,足以能夠遠眺到洛陽的情形。
李璟這會身上披著甲胃,與一般將士別無他樣,只是被幾個將官簇擁在中間,虛掩雙眸遠眺洛陽城外的漸漸以土塊壘起來的營盤。
梁軍此次號稱十萬,洛陽城內必然是裝不下的,在城外安設營盤,既能夠與洛陽城互為犄角,還能夠合理的佈置下數以萬計的大軍。
說話的是劉知俊手下的第一勐將褚山,此人年紀約莫三十些許,身形高大威勐,且還有接近中天位的實力,當乃唐軍中的衝陣第一人。
不過其看起來一副魯莽的樣子,但在戰事中依然粗中有細,只是嚴格按照軍令行事。
不過其在平時中,就不大能夠讓人能夠安的下心來了……
這片山麓,就是他帶著手下的騎兵拿下來的,雖然梁軍知道這裡能夠遠眺到自家營寨,但終究只是無能為力,在幾次小部隊點交鋒下都落敗後,就只能幹瞪著。
倒是這兩日,對面好似出動了什麼高手,讓褚山手下的騎兵有了些許傷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