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潞州一戰過後,直到了年關過後,晉地都是一片和平景象。

這些年,北面的契丹由於連連敗於燕國劉守光和晉國之手,也漸漸消停了下來,再沒有南侵的想法。

不過由於關中李唐復興的事情,倒是很給晉地百姓一個巨大的衝擊波。

按地理來看,當年晉地就是高祖李淵的發家之地。

當年高祖起兵反隋時雖然政治財力上依仗關隴集團的支援,但其發兵的武力支撐,皆來自晉地。高祖李淵在晉陽(現更名太原)起兵,開始了自己的霸業之後,也在晉地囤積了大量兵馬。

因此,三晉之地算得上是李唐的龍興之地。

雖然李唐皇室後代難免昏聵不堪,但也難免三晉百姓依然多多少少的擁護他。且如今的晉王李克用,也是當年懿宗賜的李姓。

故晉國一直未曾對洛陽那邊有什麼動作,也很是讓三晉百姓議論。

直到最近有風聲傳起,說是晉王準備聯合梁國人馬征討洛陽時,才算真正點了火藥桶。

之前大唐被滅便罷了,天下諸侯孰強孰弱亦可觀之,所謂能者居上,大傢伙擁戴晉王稱帝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雖然是沙陀族人,但反正也是李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如今李唐光復,就算是坐山觀虎也便罷了,怎的還能聯合朱梁一起聲討洛陽了?

也就到了這個時候,才顯得這個大義的優勢來。按照後世的話來說,李璟這是掌握了輿論優勢,只是一個名義,就能夠主導百姓輿論……

…………

“晉王北拒契丹,南討朱溫逆賊,先帝在時,晉王南征北戰為先帝肅清逆賊,眼下如何就不能登上正統了?”

路邊茶攤,開在一方郊外內,一個髮鬚皆是茂密的大漢,一手持茶,一邊與幾個與他持反對意見的漢子爭辯。

“如今秦王克復了大都,正是掃清寰宇一統天下的時候,晉王此舉不是多起戰事嘛!你我吃了苦也便罷了,還要讓兒孫繼續苦下去?”

其他幾個漢子卻是不同意,直直的搖頭。

看模樣,這些人也不是那種普通的莊稼漢,屬於那種南來北往有些見識的人,但所謂隔牆有耳,往往也就是說到興起,才開口扯上幾句。

《仙木奇緣》

北方漢子又素來不多廢話,到了興頭,只怕是就要動些拳腳。

所以在兩方爭執之中,茶攤老闆就是急忙出聲勸和,生怕待會這些人就把自己的桌凳高得損壞了。

茶攤外邊的道路上,人來人往的,不時有人騎馬而過,與此景相對,倒是顯得祥和的緊。

茶攤邊上的一方樹木上,卻是被栓著一匹棕色駿馬,不時打著響鼻,望向茶攤內自顧自喝茶的主人。

一身男人武服裝束,容貌也不似漢人,鬢間的髮絲都被紮成小辮,向後束縛成馬尾。

倒是耳垂間的蛇形吊墜,添了些異樣風采。

旁人能看出這是個沙陀女人,但不管是這人直直放在桌子上的那柄彎刀,還是其就在路邊等候的兩個高大侍衛,都讓人不敢近身前去。

那幾個膽敢妄議晉王的漢子,也是在這女人來了這茶攤後,就各自尋了理由匆匆離去了。

這女人,怎麼看都有點像官府的人,且看起來就不像什麼善茬。

何況還是一個沙陀人,早些離遠了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