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霍大亨五人聊了一會之後,雷蘊榮也暫時先離開,向著不遠處的一人走去。

“鍾sir,沒打擾吧?”雷蘊榮笑著說道。

鍾思遠看到是雷蘊榮,也笑著回道:

“當然沒有,我們也是在閒聊。”

剛和鍾思遠聊的正起勁的金鏞知道雷蘊榮過來肯定是和鍾思遠有事要談,非常識趣和雷蘊榮打了個招呼就起身離開。

“鍾sir,你是行政局和立法局的首席議員,港府對工業界的支援非常不夠,您應該幫我們多呼籲呼籲啊!”

雷蘊榮剛看見鍾思遠也在大廳內,他想趁著這個機會與這位香江華人首席政客交流一番。

對於鍾思遠,雷蘊榮當然也是認識的,當初他收購和記黃埔集團的時候,面對英資集團的反撲,他也是為雷蘊榮出了力的。

後來雷蘊榮還專門的登門拜訪過,藉此機會認識之後,一來二去,兩人也算是相熟。

既然雷蘊榮想要為香江多保留一些製造工業,除了他們自身層面上,自然希望在港府內部也有相關的聲音。

“比如最近剛剛出臺的,對工業界的限制就過於嚴苛,雖然我支援環境治理,但也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

這個條例會讓我們生產製造的成本大幅攀升,從而影響香江製造業的競爭力!

而港府又沒在其他方面做出扶持和補償,這是逼著香江老闆們把工廠往外遷移。如果香江的工業垮了,一兩百萬產業工人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

鍾思遠嘆了口氣道:

“這我又何嘗不知呢?我也曾反對冒然公佈這一條例,但是勢單力孤沒辦法,港府的財政就是土地財政,一切都必須圍繞在土地上。

雷生的榮耀集團可謂是香江盈利能力最高的工業企業,到時候你站出來說點話可能更有作用。”

“這我明白,回到香江之後,我會組織工業產業上的企業家一起發聲,到時候也希望鍾sir也能在港府內部幫我們一起說說話。

&n政府,港督首先考慮的是要為英國資本保駕護航,而英資財團幾乎不涉足香江工業,這也是港府一直忽視工業界訴求的根本原因!

鬼老失去了香江大可以退守到本土去,但我們華資卻要紮根在這裡!

以前就是因為我們太好說話了,而且還一盤散沙,所以只能任憑那些英資勢力欺壓。

但是現在我們華資的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可能再讓他們予取予求。”

鍾思遠見雷蘊榮好像憤青一樣,但是人家還真沒多大,不由笑著說道:

“雷生,作為一個香江人,我自然希望香江經濟能夠發展的更好,也希望香江人能過得更好,當然也願意把工商界的呼聲傳遞給港府高層。”

“好,有鍾sir你這句話就夠了。”

透過這麼些年的瞭解,雷蘊榮也知道鍾思遠應該算是一個有赤子之心,真正關心香江發展的人,這遠比那些投機分子更值得信賴。

所以雷蘊榮後來也是一直公開地支援著他,這也讓他在港府內部的話語權大了不少。

當然雷蘊榮支援他除了他這個人確實值得投資以外,彼此也算是互惠互利,畢竟政商從來不分家,這在哪個國家或者地區都一樣。

接下來香江北上考察交流團又在京城待了兩天,這兩天的行程都非常輕鬆,都是去各處參觀。

在故宮博物院還特地舉辦了一場小型的國寶展,雷蘊榮也有幸近距離一覽的真跡,也近距離看了一下那把龍椅。

第三天一早,雷蘊榮等人搭乘包機返回香江,這次的北上交流活動也算取得圓滿成功。

而香江本地的、等報紙,也對代表團的北上交流做了詳細報道。

其他人雷蘊榮不知道,他這次北上也算是有不小的收穫。

在雙方都有強烈意向的情況下,榮耀研究院和內地達成了一個名為818的人才交流計劃。

之所以叫818,只不過是達成協議的時間正好是八一年八月罷了。

這個計劃也很簡單,就是每年內地選派六十到八十名青年骨幹研究員到榮耀研究院交流工作。

同時榮耀研究院也可以選派人員前往內地高校或者研究機構交流學習。

每批人員的交流時間為三到五年,到時候具體視情況而定是否需要延長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