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蘊榮是想直接回家的,但是沒想到剛走到宴會廳門口,就被霍大亨叫住,說是有事相商。

雷蘊榮只好停下腳步,叫來半島酒店的大堂經理,讓他找一個安靜點的茶室。

本以為只有他們兩人,沒想到後面胡應相也一起過來了,不過見到他,雷蘊榮立馬露出笑容,他才是真正的雷家世交,可以說是看著雷蘊榮長大的。

雷蘊榮最近幾年雖然和包船王以及霍大亨交集比較多,但是他們可都是雷蘊榮發達之後結識的,之前的雷家可和他們沒有來往,或者說雷家還不夠資格和他們來往。

“胡伯伯,你也來啦,剛在宴會的時候怎麼沒有看見你?”

“我也是剛來,之前有事沒有到場,不過也給活動贈送了一件拍品,也算為慈善盡一份力。”胡應相笑著說道。

四人落座之後,為了更舒服一些,都不約而同地翹起了二郎腿。

剛才雷蘊榮還疑惑霍大亨和包船王專門找到自己是因為什麼事,現在看見胡應相也在場,大概也清楚怎麼回事了。

如果說四人共同的交集的話,那肯定是一起合作收購置地公司的事情。

話說四人默默籌備收購置地集團已經有一年多了,按理來說四人合在一起可以說在香江能夠橫著走。

但是沒辦法,置地集團不是一般的公司,那是怡和集團的心頭肉,也是英姿集團的門面。

九龍倉雖說和置地公司並稱為怡和集團的左膀右臂,但是真論起來是不如置地公司的。

就算是和記黃埔集團在當時也不一定比得過置地公司,可想而知巔峰時期的怡和集團在香江的影響力有多大。

以前華資集團哪裡想過去收購置地?能不被它打壓就不錯了。

但是月有陰晴圓缺,盛極而衰是恆古不變的真理,從七十年代末華商崛起之後,置地集團就開始走下坡路。

特別是怡和集團戰略錯誤,投資海外失敗,再加上包船王和雷蘊榮的狙擊並且拿下九龍倉集團,極大削弱了怡和集團的實力。

怡和集團儘管失去九龍倉,但是隻要置地公司在,那它就還是香江最頂級的集團公司。

不過因為雷蘊榮的崛起,華資勢力要比歷史上要強很多,這也是他們幾個意圖染指置地集團的底氣。

收購置地公司,涉及到的層面可不僅僅只是經濟上,政治層面也需要考慮,而且還要著重考慮。

說句狂妄的話,如果單單考慮資金以及金融較量的問題的話,雷蘊榮單獨一個人就有把握把置地公司拿下。

所以這個蛋糕太大了,雷蘊榮雖然有這麼大的肚量,但前提是要能吃到蛋糕。

這也是為什麼雷蘊榮把霍大亨、包船王還有胡應相召集起來一起合作的原因。

四個人加在一起,也就能頂住方方面面的壓力。

不過之前四人也都商量好了,這兩年先慢慢消磨怡和集團的現金流,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對置地公司出手。

現在顯然不是動手的好時機,所以雷蘊榮也有點疑惑不知道要商量什麼事情。

雷蘊榮給自己點了根雪茄,深吸一口然後緩緩說道:

“三位伯伯,今天突然聚集起來,不會是收購置地公司的事情有什麼變故了吧?”

“變故倒沒有,只不過是出現了一些小小的狀況。”胡應相說道。

見雷蘊榮略有疑惑的表情,霍大亨接著說道:

“因為我們三家接連地在和置地公司競爭,可能已經讓他們有所察覺了。

在四月份,怡和集團和置地公司釋出了公告,兩家公司交叉持股,透過一系列操作,現在怡和集團持有置地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置地公司則持有怡和集團百分之四十二點五的股權。”

“再加上怡和集團沒放在明面上的對置地公司的持股,這讓我們收購置地公司的難度大大增加。”

“那三位伯伯不會放棄了吧?”雷蘊榮笑著說道。

怡和對外公佈這個訊息的時候雷蘊榮當時正在阿美利加,所以對這件事情不是很清楚。

不過等他回到香江的時候,九龍證券的羅章也在第一時間向他彙報了這件事情,不過雷蘊榮並沒有放在心上。

怡置互控這個怡和集團赫赫有名的操作雷蘊榮當然有所耳聞,說實話這確實很好的保護了怡和集團和置地公司不會被別人染指。

怡和集團算盤打得很響,但是事情的發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