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嘉道理家族開始在二級市場上展開應對,大酒店集團的股價開始持續上升。

短短一天的時間,股價就從十一港幣出頭漲到十四塊。

大酒店集團的股價之所以上漲的這麼快,除了和記黃埔和嘉道理家族在掃貨以外,眾多股民以及投資機構的添油加火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任誰都知道,兩大巨頭的對壘肯定是猶如火星撞地球般將會碰撞出巨大火花,而這就是他們這些小角色為數不多的能夠從股市上賺到錢的機會。

所以那種小心翼翼生怕再次被割韭菜而把股票賣給這兩家公司的人很少,這也導致和記黃埔和嘉道理家族在當天收購的股票也很少。

本來大家還想看著這兩大巨頭鬥個你死我活,不斷把股價給推上去,不過這次和記黃埔似乎不和你這樣小打小鬧,動作非常的果決。

在公開收購的第二天,和記黃埔就對外發出公告,以二十港幣的價格收購大酒店集團的股票,直至持股達到百分之三十四。

和黃的這一動作就像在本就火熱的股市上澆了一桶油,瞬間變得更加熱烈起來。

很多人也對雷蘊榮的果斷的風格感到佩服,一點都不拖泥帶水,也不愧這新晉首富的名號。

其實不管是那些商業大老還是普通的香江民眾,對於這次雷蘊榮能夠成功收購大酒店集團還是更有信心的。

這次就算是對上底蘊深厚實力強勁的嘉道理家族也一樣,實在是雷蘊榮過去的戰績太彪炳了。

不說他在阿美利加的戰績,就單單在香江,在雷蘊榮還弱小的時候,就敢挑戰英資集團,悍然收購青州英泥公司,並且成功拿下這家香江唯一的水泥公司。

之後聯合包船王,兩人硬撼香江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集團,並且在硬碰硬中斬下怡和兩翼之一的九龍倉。

這是雷蘊榮真正的成名之戰,雖然是和包船王一起合作的,但是他們的對手是怡和洋行,收購的公司是九龍倉這家老牌大企業。

如果說收購九龍倉第一次讓雷蘊榮的名聲響徹香江的話,那他在和滙豐銀行的碰撞中強勢收購和記黃埔集團則是他奠定威名的一戰。

這一戰過後,雷蘊榮真正成為香江最頂級的大老,再加上榮耀集團的加持,讓他成為可以輕鬆和滙豐大班以及港督對話的人物。

可以說雷蘊榮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怡和洋行的地位,成為香江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

只不過因為雷蘊榮是華人,天然的處於一定的劣勢,無法肆無忌憚地對英資集團巧取豪奪,也很難讓港府在他和英資集團對壘的時候拉偏架。

不過對於一路戰鬥過來的雷蘊榮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夠給予他一個公平的環境,在香江他就不懼怕任何對手,而現在他恰恰就有獲得公平環境的影響力。

這次港府和滙豐銀行保持沉默,和雷蘊榮不對付的怡和集團大班西門·凱瑟克也不敢輕舉妄動就是最好的體現。

其實熟悉雷蘊榮的人都知道,他的身價早兩年應該就已經超過包船王了,只不過當時榮耀電子的業務主要在海外,雷蘊榮也很低調沒有去宣揚,因此很多人不清楚這家公司的價值。

直到今年,雷蘊榮因為計算機園地公司的上市而在阿美利加聲名鵲起,再加上他現在香江的產業已經有很高的市值了,因此他才沒有再繼續躲在包船王身後。

而且雷蘊榮當上這個香江首富僅僅憑藉像和記黃埔、計算機園地以及聯美電影公司等明面上能夠看得到的身家,像榮耀集團的市值都還沒有計算上去呢。

如果真把他所有的財富算上去,那雷蘊榮的身家將會更加誇張。

這就是重生過來的人的優勢!

只要能夠賺取到最關鍵的第一桶金的話,後面獲得財富將會容易很多,而雷蘊榮恰好不用為第一桶金髮愁。

雷家雖然當時在香江只是一個小家族,但是真的算是給了雷蘊榮很高的起點,再加上他自己重生回來也沒有虛度光陰,一直在積累經驗提升能力,這才能夠讓他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就。

雷蘊榮有時候也常常在想,等到了二三十年後,他走的這麼順風順水,會不會也有某點的作者像懷疑王莽那樣懷疑他也是個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