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賭王的事情對雷蘊榮來說只是個小插曲,他沒有太放在心上。

儘管何賭王說的天花亂墜,好像少了他,雷蘊榮和包船王四人就無法頂住英資集團的反撲,甚至收購失敗。

幾年後的情況誰也說不準,失去置地公司的確會讓怡和集團抓狂,也是在挑戰英資集團的底線,但是他們的底線就是不斷被打破的。

二十年前,華人還禁止住在太平山頂,現在只要你有錢,華人要怎麼住就怎麼住。

十年前,華資企業還戰戰兢兢,深怕什麼時候就被英資給吞了,牛奶集團周爵士的悲呼還猶言在耳,但是現在連英資集團引以為傲的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記黃埔也落入華人之首。

所以華人的崛起是不可逆的,英資集團是註定要退出香江的主流舞臺。

等過兩年,港府忙於談判,哪有太多心思再操心怡和集團商業上的問題。

而少了港府的幫襯,怡和集團的實在直接廢了一半,雷蘊榮無論如何都不相信到時候他們四人還不能頂住英資集團的反撲。

他們四人可都不是吃素的,雷蘊榮和包船王不用說,香江最頂級的華商,霍大亨雖說一直備受英資集團的打壓,但是不代表霍家的實力弱,他們能夠在英資的打壓下照樣躋身香江頂尖家族,可見勢力非同一般。

至於胡老,別看合和實業好像在大股災的時候遭到了重創,就覺得他實力變弱了,但是胡家是香江的老牌家族,胡老本身就是一個富二代,關係網同樣錯綜複雜。

所以如果能夠拿下置地公司,沒有太多意外的話他們四人就一定能守得住。

現在何賭王突然跑過來想要參與此事,明顯是想要分一杯羹,雷蘊榮肯定是不願意的。

他們四人已經為這件事籌謀了一年多了,而且也已經在香江公開的和怡和集團撕破了臉皮,雷蘊榮實在想不到再多讓一個人參與進來的必要。

不過這畢竟也是四個人一起合作的專案,何賭王既然這樣信誓旦旦的過來和雷蘊榮開口,那肯定是有一定的把我。

其實不用猜也知道,他的倚杖是霍大亨,四人中霍大亨和他關注最好,甚至比其他人關係還要好。

不過在事情還不明朗之前,雷蘊榮也不好妄下定論,但是如果霍大亨真的是想要把何賭王領進來的話,那雷蘊榮會把他一起踢出局。

雷蘊榮的確很佩服霍大亨的愛國情懷,但是這次的專案可不涉及家國,僅僅只是一個商業專案罷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在商言商,霍大亨的那一層濾鏡在他這裡不能起任何作用。

說實話,真論起來雷蘊榮和霍大亨的關係其實也沒那麼好,兩人之所以能夠走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邊的牽絆,雷蘊榮覺得包船王和他的關係也同樣如此。

雷蘊榮來到香江這麼多年了,除了這次雷蘊榮發起的合作,之前他們從來沒有合作過,想來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

要知道,包船王起家乃至後面的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英資集團的頭牌滙豐銀行的扶持,而霍大亨則一直都是野蠻生長,一直在和英資集團對抗。

所以要不是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祖國的心,他們應該不會有太多的交集。

胡老可能和霍大亨的關係更好一點,但是相比於胡雷兩家的關係,肯定是遠遠不如的。

因此如果霍大亨執意要引進何賭王,那雷蘊榮就會毫不猶豫地聯合包船王和胡老把他們踢開。

雷蘊榮也不懼和他們撕破臉皮,他們三人照樣能夠把置地集團啃下來,就算是要面對霍大亨和何賭王的競爭也是如此,不過是多費一些手腳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怡和集團的虛弱除了他們自己可能很多人都能看得出來,到時候這麼一塊大肥肉肯定會引來不少人的覷覦。

香江眼光犀利的人不少,這麼個彈丸之地就誕生了為數不少的商業鉅子,超級富豪。

歷史上置地集團就引來李超人、李釗基和鯊膽彤等人的出手,只不過最後失敗了。

因此雷蘊榮他們幾人早就做好了碰到競爭對手的預桉。

就算霍大亨知道了也沒關係,在知根知底的情況下,最後拼的還是資金,比資金的話,雷蘊榮不懼任何人。

他現在也沒這個時間去關心這件事情,只能委託他最信任的胡老去了解情況,雷蘊榮也期望可以不用和霍大亨撕破臉皮。

雷蘊榮也不擔心如果拒絕了何賭王的話他給自己使絆子,不說他在奧門還無法做到一手遮天,梁忠豪就屬於敢不鳥他的人,而且他敢這樣做的話,雷蘊榮到時候就把他趕回奧門,讓他的影響力和事業都出不了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