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山頂豪宅(第1/3頁)
章節報錯
雷蘊榮雖說和利志華是親戚,本身關係也不錯,但是這次的交易都是公事公辦,兩人都知道做生意的時候不要參雜其他太多的東西。
利志華的渠道公司作價八千六百萬港元,榮耀大賣場包括倉和店裡的電器總共一起則是作價一個億。
兩家公司的價值都是請的專業的會計事務所做的評估,彼此也都認可,所以交易很快就達成。
利志華的渠道公司主要就涉及灣灣和楓葉國,不過主要還是楓葉國這邊,灣灣的市場利志華也心知肚明,這是雷蘊榮特意留給他的。
以雷蘊榮在灣灣的關係,他能夠迅速的開啟那邊的渠道,根本不用把這塊市場就給別人來開發。
真正是利志華開發出來的渠道還是楓葉國這邊,但是這個國家地廣人稀,最主要的市場也只是在那幾個大城市。
但是不管怎麼說,利志華還是把楓葉國的渠道給大體開發出來了,而且渠道公司都是有一定的溢價的,所以這家公司被評估為八千六百萬港元。
榮耀大賣場屬於終端銷售渠道,在香江、灣灣和東南亞加起來有三四十家門店,並且大部分都是面積比較大的旗艦店。
不過榮耀電器的這些門店都是租的,本來按照雷蘊榮的計劃是想要將門店一起買下來的,畢竟大城市裡的房子只會慢慢升值,但是因為當時榮耀電器在搬遷廠房以及新建廠房,所以沒有足夠的資金。
再加上大賣場的擴張也比較快,王方玉就決定先把店開起來,門店到後面再逐漸去買下來。
現在榮耀大賣場這塊業務被砍掉,也可以不用再操心租金的問題了。
這次的交易在悄無聲息下低調地完成,利志華需要再給雷蘊榮一千四百萬港元的差價。
其實真正的交易不是僅僅利志華給他一千四百萬港幣這麼簡單,世嘉公司和榮耀電器雖然都屬於雷蘊榮,但是畢竟還是兩家公司。
世嘉公司出資八千六百萬買下利志華的渠道公司,利志華也是花一個億買下榮耀大賣場。
對於榮耀電器來說,一個億把榮耀大賣場賣掉是不怎麼賺錢的,將這麼多連鎖門店開起來就投資了將近七千萬,然後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花費以及公司其他方面的投入,摺合起來的話也差不多有一個億了。
除此之外,當初雷蘊榮答應過利志華的,會幫他牽線聯絡其他的電器品牌,他還專門讓王方玉把這寫進了合同裡。
這件事情雷蘊榮安排王方玉專門去做這件事,他在電器行業混了好幾年,對這方面比較瞭解行情。
利志華也在交易完成之後卻沒有急著去聯絡其他的電器品牌,而是一頭扎進榮耀大賣場,瞭解這家公司的情況。
雷蘊榮是非常贊同他的這個做法的,腳踏實地,沒有好高騖遠。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簡單,終端零售更是比較複雜,利志華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行業,肯定要先去了解一下這行的水有多深,在去擴張。
看來在楓葉國曆練了一番,他也同樣成長了許多。
這件事情雷蘊榮也不在操心了,王方玉處理的非常好,他在家休息了幾天之後,還有另一件大事需要他來處理。
十一月二十二日晚上,雷蘊榮和和記黃埔集團總裁馬士民前往山頂紅梅閣。
紅梅閣是之前雷蘊榮收購九龍倉時候分到的物業,是香江山頂頂級別墅區。
我們之前經常聽香江媒體說的“山頂豪宅”、“山頂別墅”,主要是集中在山頂道、種植道與賓吉道這幾條交錯山路兩側。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整片山頂區域都被開發成建築群,形成一大片山頂社群,社群裡有學校,有巴士站,還有超級市場、餐廳、時裝店、自動櫃員機。
而紅梅閣就在社群的核心地帶,這是九龍倉在一九七四年宣佈開發的地產專案,第一期包括了九棟獨立大屋,七六年已經建成,這些別墅都是隻租不賣的,一直保留在九龍倉旗下,作為山頂物業組合進行管理。
不過這九棟獨立大別墅剛建成不久,就便宜了雷蘊榮,對於這樣極具價值的物業,他當然也是牢牢攥在手裡,將其歸屬到九龍發展旗下。
紅梅閣除了第一期以外還有第二期,第二期包括三十九棟聯排別墅,當初雷蘊榮收購九龍倉的時候第二期才剛剛開始開工,不過到了現在早就已經建好了。
這紅梅閣第二期雷蘊榮則是將其賣給了和記黃埔,由和黃進行開發以及後續的銷售。
其實這第二期的三十九棟聯排別墅和黃早在去年就開發完成了,但是當時和黃正在處於權力的交接過程中,而且雷蘊榮覺得房價還能再上漲一大截,就一直將其捂在手裡,沒有發售。
雷蘊榮和馬士民的車隊到了太平山頂時,途徑雷蘊榮在山頂的一處私人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