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林是九龍建業的元老,也是跟著雷覺華一起打拼過來的。

所以對於將建築公司整合進和記黃埔這件事情,雷蘊榮不可能像對待金門建築那樣直接給個通知。

但是對於這件事,雷蘊榮還是有點擔心張長林有什麼想法,如果他有什麼牴觸的話,雷蘊榮只有叫雷覺華來和他溝通。

如果到時候還溝通不了的話,那雷蘊榮就只能不換思想就換人了,他不可能因為張長林而中止自己的計劃。

不過雷蘊榮明顯想多了,張長林聽到雷蘊榮的話表現地很平靜。

“將九龍建業合併進和記黃埔,我的職位會有變動嗎?”

“那不會,張叔你還是九龍建業的總經理,九龍建業仍然是由你來掌舵前行。只不過今後上面多了個集團公司,有時候需要配合集團公司的決策。”

“既然我還能繼續呆在九龍建業,那我沒有意見。而且說不定九龍建業加入到和記黃埔在資源互補下能更快的發展。”

“好,我還怕張叔你可能不同意呢。”

“這有什麼不同意的,這九龍建業本來就是你的,也是覺華和阿榮你看得起我讓我當這麼大一家公司的總經理。”

“張叔你可別這麼說,九龍建業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沒有你的付出是肯定不可能的。”

“那金門建築也會一起合併進去嗎?”

“會的,到時候兩家公司都會整合進和記黃埔。”

“那我們九龍建業和金門建築不會也合併吧?”

“這倒不會,兩家公司還是分開經營。如果要合併的話當初我收購金門建築的時候就這樣做了,現在兩家公司的體量都變大了,就更不會了。”

“行,那這件事情什麼時候開始進行,我這邊也做好準備。”

“張叔,這件事情可能暫時還沒那麼快,得等我將和記黃埔公司徹底理順了再操作,我也是提前和你商量一下。”

“像和記黃埔這樣的大型公司想要徹底掌控確實不太容易,那等你這個計劃要開始的時候你提前通知我,我這邊配合你。”

“多謝張叔了。”

“這有什麼好感謝的,我的能力可能也就只能在建築行業裡打轉了,其他的事情也不太懂。現在阿榮你比你爸厲害,打下了這樣一份諾大的基業,你有什麼計劃直接和我說就行,我都會第一時間配合你。”

這件正事敲定下來,雷蘊榮也是鬆了口氣,然後也是陪著張長林閒聊。

張長林帶著雷蘊榮將九龍建業的設施情況,人員配置都參觀瞭解了一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九龍建業比起自己剛接手的時候,規模是大了不少,人員也多了近一倍,有不少人雷蘊榮都不認識。

最後張長林也陪著雷蘊榮來到青州英泥,收購這家公司也是雷蘊榮的成名之戰,所以對於青州英泥雷蘊榮還是有點特殊的感覺。

現在的青州英泥已經是一家很純粹的生產水泥的公司,在從東南亞的一家大型水泥公司挖來的張建安的掌舵下,透過升級技術,改善工藝以及公佈了合理的獎懲制度後,青州英泥重新煥發了生機。

依靠本土優勢,青州英泥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到現在已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增產擴建,但還是供不應求。

這幾年的香江就像是新世紀初的華夏一樣,到處都是工地,對於水泥這樣的基礎建築材料需求量大增,所以就算青州英泥增產近兩倍了,市場佔有率卻還是在降低。

張建安已經在計劃再建造一個更大型的生產基地,再在現在的產能上擴大一倍,不過建一個這麼大規模的生產基地,選址卻是一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雷蘊榮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將地址放在大陸,不過想想現在的情況也不太現實,還是太早了。

不過現在大陸不行,灣灣那邊卻可以,八九十年代不僅香江一直在建樓建房子,灣灣這邊也同樣是如此,將水泥生產地放在灣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些也都需要去考察一番,如果香江有合適的地方也不用捨近求遠。

從青州英泥離開後,雷蘊榮也就回家了,第二天他則來到九龍發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