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七禽處理完成,改刀醃製。

由於不知道當地土質,張偉取來小麥粉,加入少部分的焦糖、牛奶、乾淨的細沙柔在一起。

用荷葉、棉線縫製出袋子,將醃製好的七禽放入其中。

外部在裹上準備好的沙子麵糰,放入木火中悶燒。

這一步的關鍵是火候,由於體積過大,必須用小火。

不然外部焦爛後,內部還是生的。

最初的版本,四套寶採用的是熬湯的製作方法,講究匯聚四珍禽為一味。

但這個做法有明顯的缺點,湯水會混淆四珍禽的味道,而由於大小關係,鴨子的味道集中,而內部的鵪鶉幾乎影響不到什麼。

而張偉的選材中,最內部的酒漿蜂鳥同樣體積小巧,味道清寡。

若用熬湯的方法,這一味基本就屬於浪費了。

在火焰中,厚重的麵糰立馬變幹變硬,黑漆漆的外殼佈滿裂紋,內部的水分在緩緩蒸發。

經理不解道:“用麵粉直接接觸炭火,會不會有點不衛生啊?”

君老頭恨聲道:“你個蠢貨,那個面只是為了讓溫度勻稱下來的工具而已,就和橘子皮、香蕉皮一樣,不能吃!”

“那君老,這道菜真的能做出來?”

“你問我,我問誰?”

“那可是七種主料,二十多種調味料,八十多配菜啊,全包在一道菜裡,怎麼可能好吃。”

君老頭看了眼火堆前的張偉,語氣凝重道:“恐怕,他真的能做到。”

“這是我幾十年來,看見過最具天賦的年輕人。可惜,太愛吹牛和裝嗶了。”

即便到現在,君老頭也不相信,這份菜譜是張偉一盞茶的時候寫出來的。

若是以前的張偉,自然不行。

但這段時間,張偉不停地鑽研‘無相’。

每天腦子裡,全是各種食材在互相搭配,張偉整個人都要化成資料模擬機了。

也並非是張偉真的天資絕倫,外在條件也很重要。

一方面珍藏殿有十倍的時間流速,讓張偉的心神沉入其中後,有足夠的時間練習。

另外在張偉的努力下,珍藏殿各種食材逐漸完備,有足夠的資源練手,完全沒有失敗的壓力。

時間、資源、資質、努力四者齊聚。

換誰來,廚藝都會進步如飛。

“完成了!”

經過五小時的燒製,整個麵糰已經黑硬如石頭一般,絲毫看不出任何美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