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劉行長吃個便飯,不知道方便不方便?”張俊平笑著邀請道。

“張經理請客,哪有什麼不方便的?我就是把所有事情都推了,也都參加啊!”劉行長笑著說道。

“那好!咱們中午在知味齋,不見不散!”

張俊平掛了電話之後,想了想,便收拾東西出了門。

張俊平這邊出門之後,藝術品公司可是炸了鍋。

很多人都聚在公告欄前面,議論紛紛。

“二百六十塊錢一個平方,哎幼喂!這一套房子,哪怕是最小的八十個平方的,我這工資,一輩子也賺不來啊!”一個年輕的職工,嚷嚷道。

“誰說不是呢!

咱轉正了,一個月二十來塊錢,一年不吃不喝,也就能攢一個平方的錢。”

“這是要逼死人啊!”

“也不知道上面的官老爺怎麼想的,這福利房說沒就沒了,搞什麼集資建房,這不是要逼死我們這些人啊!”

“好不容易從鄉下回來,可是家裡七八口人擠在一塊,這日子真是沒發過。

盼來盼去,公司終於建宿舍樓了,又變成了集資建房。”

一群人沒有了工作的心情,聚在一起亂哄哄的議論紛紛。

就連那些主管,部門負責人也都是意見滿滿的。

如果不搞集資建房,還是原來的福利房的話,他們這些人肯定能夠分的上房子。

所以,認真計較起來,吃虧最大的還是他們。

對於這個,張俊平早就有數,就是不願意聽這些牢騷話,才躲出去,躲個清靜。

知味齋酒樓。

吧檯上已經換了人,張母和張麗紅都已經不再繼續盯在吧檯上。

換上了兩個年輕,模樣端莊俏麗的姑娘。

“張爺您來了?”門口站著的迎賓,看到張俊平連忙小跑著迎了上來。

“嗯!”張俊平點點頭,“後院給我安排個小間。”

“好嘞!

東家來了,後院雅間請嘞········”迎賓拉著長腔吆喝道。

這也是張俊平特意要求的,迎賓相當於過去老bj酒樓裡的撩高兒。

撩高兒,就是過去老bj酒樓,站在門口迎接客人,也會上街去拉客進來吃飯。

以現在知味齋的生意自然用不著上街上去拉客,可是要的就是這個老味。

張俊平致力把知味齋打造成老bj餐飲文化的旗幟。

不僅僅是裝修上往老酒樓的方向靠攏,就連裡面的跑堂文化,那也是跟著老bj酒樓學習。

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講究什麼顧客是上帝。

其實,早在建國前,去bj的各大酒樓,茶館,小酒館轉轉看看,就明白,什麼叫做服務意識。

國外的那套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根本沒辦法和老bj的服務意識相比。

那從撩高兒,到跑堂的,再到掌櫃的,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透著熱乎勁,讓你聽了從心裡往外透著舒坦。

為此,張俊平專門找來建國前幹過撩高兒,跑堂的老人,給酒樓的服務員做培訓。

別說,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這人越老就越喜歡懷舊,知味齋的舉措,很是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中老年粉絲。

很多人來知味齋吃飯,就為了聽撩高兒喊著一嗓子。

“一會中國銀行的劉行長過來,機靈著點,把他帶到雅間去。”張俊平對迎賓交代道。